Page 65 - 《定海年鉴(2022)》
P. 65
特 载
境界、跑出加速度,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标杆。二是 链物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努力
始终坚定“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的宗旨意识。人 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的国际渔港经济区。三是构筑长三
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 角一体化综合海上枢纽。树立区域发展共同体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化 主动对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体
为实际行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 系,强化与上海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协同联动,力争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始终强化 在自贸联动、港航协同、产业提质、创新引智、公共
“于变局中开新局求突破”的能力本领。打铁必须自 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融入全省“四大”
身硬。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走出 建设与“四港”联动发展,高标准打造金塘国际集装
“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 箱物流岛,全力推进甬舟高铁及其接驳骨干路网建
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持续锻造会应变、能破局的过 设,加快构建海陆联动、内外联通的现代化交通与物
硬本领,以过硬本领答好时代答卷。四是始终振奋 流体系。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的拼搏精神。奋斗者 (二) 坚持人才强区、创新驱动,着力建设创新
的脚步永远向前。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斗 型城市。始终把人才和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
争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斗志,勇于 要基石,切实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
逢山开路,敢于闯关夺隘,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 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积极打造海洋人才新高地。
变成美好现实。 瞄准四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人才链、创新链,大力实
三、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 施“特支计划”、“舟创未来”海纳计划,开展大学生
杆新征程 聚定计划和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组织符合条件本土企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既是目 业家参加 MBA 研修,深化飞地用才、揭榜挂帅等机
标追求,也是奋进姿态,更是时代责任。我们要立足全 制,广纳人才为我所用。进一步升级人才引育留用全
局、突出主题、把握重点,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链条,加快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
(一) 坚持项目为王、深化开放,着力构建新发 周期“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流人才生态。二是优化
展格局。始终以国家战略引领发展全局,全力扩大有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定海海洋科学城
效投资,高水平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在内外需协同 为核心的城西科创走廊,高质量打造定海工业园区科
发力中重塑竞争优势。一是全面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 技创新培育中心、摘箬山海洋科技岛等多元节点,加
投资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 快形成一廊带多点的区域创新空间格局。强化“产学
的因素,坚决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 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加大对科技成果应用
紧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 和产业化的政策支持,促进科创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瞄准央企和三个“500 强”等 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营造
行业领军企业,加强产业链专班招商、以商招商,全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三是强化企业技术
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深化项目首问负责、全 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实施凤凰、雄鹰、雏鹰“三大行
程代办、限期办结工作机制,加强在谈项目、在建项 动”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加快推动有条件企业主板、
目、投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切实用今天的项目撑起 北交所上市,壮大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
明天的发展。二是加速打造浙江自贸区重要功能区。 术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企业
突出油气全产业链主攻方向,深化油气贸易自由化、 集群。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
通关一体化、数字自贸区等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加快 发机构,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引导企
完善油气储运基础设施,持续打造船用低硫燃料油供 业专精特新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区鼓励创新系
应基地,积极拓展成品油储备、国际海事服务等新业 列减免奖补政策,切实让企业轻装上阵。
务,推动油气产业从仓储向加工、贸易、金融等全链 (三) 坚持海洋强区、产业升级,着力打造高质
条强链补链。聚力建设国际粮油集散中心,争取成为 量引擎。始终坚定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
进口大豆离岸保税仓储与现货交割地,规划建设“粮 开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动能强
食岛”,不断增强粮食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依托 劲的现代化海洋强区。一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加快建设远洋捕捞加工交易和冷 工程”2.0版。紧扣高端装备制造与海洋电子信息重点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