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定海年鉴(2022)》
P. 73
特 载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规划编制,提前谋划排污、用能等要素配套保障,全
(一) 以经济体系现代化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力促成金浦集团绿色纤维产业链等重大项目落地,加
聚焦打通经济循环堵点痛点、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 快形成油气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粮食全产
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加快构建融入全国、面 业链。对标长三角重要港口粮库及产业集群发展目
向全球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标,加快推进中储粮浙江粮食仓储物流、省直属粮库
打造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 三期等仓储设施建设,推动现有粮企向小包装生产、
赋能作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 大宗交易领域延伸拓展,提前谋划实施集装箱码头、
程,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制造节点。积极推进 装卸工艺等改造提升项目,持续推动粮油产业发展高
数字经济发展行动。围绕打造标志性数字产业链,全 端化现代化。加快进口粮食交易中心建设破题,积极
面深化定海海洋科学城“一城三园”建设,力争核心 争取进境粮食检验检疫、保税监管等政策,力争在保
拓展区块整体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完善智慧海 税仓储、交易交割等方面取得示范突破。着力打造现
洋应用等重点领域研试生产链条,加速打造海洋电子 代流通体系。充分发挥通江达海优势,积极融入全省
信息、军民融合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产 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和现代化“四港”联动
业化基地。全面推进数字赋能智能制造,加快 5G 网 枢纽,深入推进金塘甬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加
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积极推广 快老塘山港区“散改集”和多式联运发展,全力保障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统筹推进传统制 推进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复线工程,超前谋划高铁接
造“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智慧工厂、数字车间、 驳路网,强化与重点港口、舟山空港的交通衔接,加
智能产线等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 20项以上,力争省级 快沿线重要节点物流规划建设,加大现代物流企业和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实现零突破。确保数字经济核心 数字物流服务平台培育,着力构建多元立体智慧综合
产业增加值增长 8%。全面推进传统制造强链补链。 交通体系,为经济循环提供便捷高效流通服务。
围绕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农副食品加工特色 强化投资与消费有效支撑。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
产业集群,着力提升船舶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定海 略基点,更好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
远洋渔业小镇、金塘螺杆小镇等平台能级,加快建设 用,努力为经济循环注入稳定动力。持续扩大有效投
中天重工二期、大洋世家海洋食品制造产业园等重点 资。全面落实项目中心制,按照前期谋划一批、开工
标志性项目,高水平打造船舶装备、塑机螺杆、水产 建设一批、续建实施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等“四个一
品等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园,积极整合畅通上下游产业 批”要求,完善项目全程联系服务机制,健全问题协
链供应链循环,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引领力。持 调、交办、督办等制度,强化重点项目开工前攻坚服
续深化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和“低散乱”行业分类整 务保障,大力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等“4+1”重大
治,严格执行差别化用能用水等政策,依法依规推动 项目建设,努力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
落后及低效产能退出,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面。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产业项目投
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牢牢扭住浙江自贸 资比重不低于 50%。全力打好招商引资大会战,深化
区建设“牛鼻子”,大力推进油气、粮食等大宗商品 项目对接任务清单、专业化招商等工作机制,瞄准数
储运加工交易基地建设,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 字经济、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宗商品加工
重要战略枢纽。着力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围绕提升油 交易、大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核心环节、薄弱环节,拼
品战略储备能力,积极推进保税储罐布局,全力保障 抢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带动性强的大好高项
外钓岛光汇石油储运基地、浙石化项目配套输油管道 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乘数效
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油品储运和中转规模。聚 应。持续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把握消费分层与升级新
力推进低硫船用燃料油供应基地建设,加大保税船用 趋势,高水平办好 2021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挖
燃料油经营牌照政策突破力度,支持有条件优势企业 掘乡村、海岛、古城等全域旅游资源,放大旅游与生
一体打造出口船用燃料油加工仓储交易全链条供应体 态、文化、健康等集成优势,加速乡村经济一、二、
系,推动油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高标准开展定 三产融合,着力打造消费“爆款”,成为具有鲜明定
海工业园马岙片区和金塘北部围垦区块新材料产业园 海辨识度的区域品牌。积极培育壮大疫情催生的线上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