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18
不绝地来鹿城招商,这与过去的市场销售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1992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全国制鞋企业统检,鹿城皮鞋合格率为
7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68.8%;1996 年,国家鞋类产品检验监督中
心对胶粘皮鞋进行全国统检,鹿城合率为 9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7%,长城、吉尔达、三鹰等 3 家企业位列全国统检前 20 名。
从过去温州皮鞋假冒外地商标,到现在的温州鞋品牌成为别人假冒的
对象。1996 年,沈阳查获 5 家假冒鹿城产的“浙霸”牌女皮鞋的企业。
1999 年 12 月,杭州查获仿冒温州品牌皮鞋 2000 多双,并在杭州武林广场
当众点火烧毁。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淑华称:“这说明温州鞋确
实打了翻身仗。”浙江电台和《浙江日报》《温州侨乡报》报道:“12 年
前武林门一把火,把温州鞋烧得声名狼籍,烧醒了温州人的质量观;如今
一把火,反映了温州鞋从仿冒别人到被别人仿冒,争回了温州鞋‘雪耻’
的一口气”。时隔 12 年后,同样在杭州的一把火烧亮了温州人的新形象。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鞋类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鹿城鞋业仍保持日益
发展的趋势。1992 年,全区鞋类企业 1405 家,从业人员 1.5 万人,产值
4.4 亿元;1994 年,鞋企增加至 1882 家,产值 15.3 亿元。90 年代后期,
一些有实力的大型鞋类企业兴起,而一批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迫停产注
销,到 1997 年鞋类企业降至 1072 家,1998 年再降至 952 家,但总产值却
大幅度上升,达到 32 亿元。
此外,鞋类生产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与鞋业协作配套生产的如鞋底、
鞋楦、鞋跟、内衬、鞋盒等配套专业生产企业也都发展良好。鞋样设计异
军突起,设计室有五六十家。各种鞋机厂数十家,1998 年销售额近二亿元。
鞋料专业市场由府前街迁到河通桥,并形成壬宅前、隔岸路和黄龙等鞋料
市场,市区鞋料经销商店达 500 多家。
5、建成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提高国际竞争力
1999 年 10 月 6 日,规划面积 6.5 平方公里的温州鹿城(中国)鞋都
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