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70

有“日起”作为标识。郑恻尘牺牲后,党组织和同志们都一直瞒着胡识因。

           10 月,党中央将她和 2 个孩子送往苏联,让胡识因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
           不久,15 岁的女儿病逝。此时,她已知道丈夫已经牺牲,给她打击很大。
               1929 年秋,胡识因从苏联回国后,在杭州清泰门外找到树有“日起”

           墓志的坟,另立了一块“郑恻尘府君之墓”的石碑,以纪念夫君。1936年5月,
           胡识因将丈夫的墓迁葬于龙驹坞,并为其做坟。后因该地修路,由救济院
           拾取骨骸,暂厝松木场的山上。直到解放后,于 1955 年 5 月报请中共浙

           江省民政厅同意,于次年迁葬于杭州南山天龙寺公墓内,并重修了烈士墓。


               六、胡识因后来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



               1929 年秋,胡识因从苏联回来后,在上海举办工人夜校。红十三军成

           立后,她在上海担任红十三军与党中央的联络员。1932 年 9 月,胡公冕在
           上海被捕,后关押在南京,重病在狱。胡识因赶到南京,胡公冕将他 5 岁
           的病儿托付给她抚养。她在南京住了 3 年。1936 年 2 月,时任陕西省主席

           的邵力子,保胡出狱治病。出狱后,胡公冕随邵力子到西安疗养。1936 年
           8 月,她离开南京,到上海肇和中学担任教师。

               胡公冕出狱后即脱党,对胡识因的影响很大。胡识因也失去了党组织
           的联系,从此她再也没有参加党的活动。1938 年 8 月,在地方人士的劝请下,
           胡识因回乡担任岩头小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一度到上海,先后担任肇和、

           崇农两所小学校长。她一直在教育战线上默默地工作,直到 1948 才回到
           温州。在这段时间里,她再也没有回到党的身边。我们不清楚她脱党的原因,
           也许是她丈夫牺牲的原因,也许是胡公冕对她的影响,也许是她生活上的

           原因,其中肯定有一段难以启齿的伤心事。胡识因为什么脱党?至今仍是
           一个末解之谜。
               全国解放后,党组织考虑到她曾是浙南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为革命

           作过贡献。政府安排胡识因到第八小学任校长。她于 1954 年 9 月退休,




           60
           61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