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73
算她的父母不干预,相关部门或老下属,说怎么也会来问责。届时,基层
党组织除了“检讨”或“突击发展”还能怎么样?现在想起来,厂党委在
这件事上是有失误的,因为既使是平民子女,也应从政治上关心每一位政
治进步者,但我们有所疏忽。这是题外之义。我只推崇刘书记及其家人的
崇高襟怀,党性高于一切,从不为女儿的事,掺乎个人的东西来干预基层
党组织的工作。
建国之后温州市笫一任市长胡景瑊 (1917 一 1987) 的小爱子胡某,也
曾在我那个厂当工人,一直是个机械维修工。工人们看在眼里:他像个“奶
油小生”,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见人显得腼腆,但上班干活从来一丝
不苟、忙这忙那……有一年春节,老厂长老书记“于心不忍”去他家看望
老市长,顺便听取对胡某的使用意见。胡老夫妇又让座,又泡茶,只希望
厂方严格要求其子,好好学技术,多给他事干。其后,厂领导遵嘱不误,
胡公子沉在车间没半句怨言,并成了一名技术骨干。他业余很注意学习,
关心时事,最后通过自身努力,通过考试成了《温州日报》记者,被千把
人的大厂传为佳话。工人们称赞胡氏父子都“硬核”,不走“后门”。
整整四十年了,那时我在一个车间任党支部书记。一天午后,长期主
管全市工业的副市长张学义 (1927-2016) 突然来到车间,我以为有什么重
要事,赶紧迎了上去。原来他是来向我了解其子小张的近期生产表现。因
小张平日有点调皮,我稍作迟疑了一下,老市长心领神会地拍了拍我的肩
膀,直截了当对我说:“书记哟,我知道这儿子散慢,你们不要顾虑,他
偷懒捣蛋就不客气。必要时打电话给我……”顿时,说得我们几个头儿闷
气全消,深感老市长“神头灵清”,可亲可敬。其实,我早知他家教甚严,
从不迁就子女:四个女儿中有三个下乡支边;所有子女中,无一从政。
一代党的老干部,无论是战争时代出生入死,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处于
执政地位,除了兢兢业业,立党为公,还严格限制自已的亲属不占便宜,
不为他们的升迁动脑筋、打算盘,从而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祟高威望。
正是他们的“硬核”,才铸成了铁骨铮铮的党魂。以史为鉴,对照今天,
事 往
谈 琐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