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94

清明饼儿





           蔡勇孟















               春节刚过,附近山上就有人陆陆续续开始扫墓了。扫墓俗称上坟,是

           人们在清明前给逝去先人坟墓清除杂草,打扫墓地,进行祭拜,表达哀思
           的方式。
               相对于今天扫墓时给先祖墓地献上花篮的简单做法,我少时的祭拜仪

           式可是要隆重许多的。清明前一二个月,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了,人们
           通常会买来大量的纸篷,用上几天时间打好“玖拾”(温州话对纸钱的别称,
           在纸篷上敲印铜钱的印痕)。买来蜡烛香、银纸,银纸是要折成元宝形状的。

           扫墓前一二天,又要准备好鸡鸭鱼肉,煮熟后挑到墓地祭祀祖先。当然,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也有用整个猪头的。清明祭祖时还有一样食物是缺少不
           得的,那就是“清明饼儿”。

               春节一过,春风和煦,山间田头便长出了许许多多我们唤做“清明草儿”
           的植物。“清明草儿”也叫棉菜,翠绿色,草茎长约五六厘米,长着细细

           的厚厚的白色绒毛,茎顶部绽开着黄色的小花,它是“清明饼儿”不可或
           缺的辅料。在春节过后至清明的那段时间里,在春阳沐浴的午后,小伙伴
           们便开始提着篮子,到田野里采摘棉菜了。春天的风是温柔的,轻轻的吹

           拂过孩子们的小脸颊,吹来了阵阵清香,身子似乎也变得轻盈起来。孩子
           们在田间追逐打闹,跃过麦浪,穿梭在油菜花之间,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欢乐。




           184
           185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