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95
等玩累了,回到家里时,篮子里往往也装了不少的棉菜。母亲会将我们摘
来的棉菜洗净晾干,密封在尼龙袋里,以备做清明饼儿时用。
临近清明的时候,祖母便会请人
挑选吉日,准备扫墓。一家人便开始
忙碌开来,祖母和母亲负责做清明饼
儿。她们将棉菜捣成汁液,和糯米粉
一起搅拌,揉成一个个小小的糯米团
子,每个糯米团子中包入肉末笋丝或者甜糖馅,贴在大铁锅锅壁上蒸熟。
蒸清明饼儿时,要记得在铁锅底部加上少许水,并用一只倒置的瓷碗盖住
清水,以免饼儿蒸焦。清明饼儿蒸熟后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
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食物。父亲则忙着杀鸡宰鸭,准备酒席菜肴。我和
妹妹也手忙脚乱的帮助父亲一起拔起鸡毛来。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清明
酒还是节省不得的,甚至要和正月酒一样隆重。
扫墓的时间一般是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在祖父的带领下,一家人挑着
供品,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到横屿山山顶曾祖父的墓前进行祭拜。曾祖
父出身潘桥上杭,因曾祖母家人丁不旺而入赘,说是倒插门,其实我们后
辈都是跟随曾祖父姓蔡的。曾祖父一生操劳,英年早逝,在他 60 岁那年,
带着 10 来岁的我父亲到蕉下山上砍柴,不慎摔下山坡。父亲至今仍常常
念叨此事,说曾祖父是如何的宠爱他,说曾祖父摔下山坡时的情形,说他
哭嚎着下山一路跑回家中报信……每每说起此事,父亲总是满怀深情,言
语中略略带着伤感和忧思。曾祖母我倒是很熟悉的,她 82 岁去世时我已
读初一了。曾祖母非常疼爱我和妹妹,常常将她珍藏在箱底的零食拿出来
分给我兄妹吃。冬天,我和妹妹常常爬上曾祖母的床头,和她一起分享
着她那只宝贝似的火箱。每当村里播放电影的晚上,我都会挎着长凳,
挽着曾祖母去看露天电影。我至今仍忘不了曾祖母的小脚,忘不了她蹒
跚的身影。
苑 艺
兴 漫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