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76
站(经这条线路去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的就有 240 多人);另一条是由
通讯处介绍进步青年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然后转赴延安。这其中有从上
海、江苏转来的党员和进步人士,也有通过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直接输送的。
新四军闽浙边后方留守处还动员、介绍输送一批进步青年到延安抗日
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和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1938 年,平阳临时中学的
阮世炯、金冶、许布洛等 14 名青年学生,由项经川联系,经新四军闽浙
边后方留守处直接介绍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
三是采购运送抗战物质。1937 年冬,温州港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
是同敌占区各地经贸往来的中转口岸和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之
一。新四军驻温州的办事机构便成为向新四军输送物资的重要渠道。海外
华侨和港澳同胞给新四军捐献的大批被服、药品、军械、医疗器械与款项,
大都通过采购办事处转运到皖南新四军军部。1938 年夏,红十字会以运输
医疗用具的名义,秘密从上海运来一批印刷设备到温州。1939 年初,采购
办事处安全地把数百吨物资分批送到皖南新四军军部。
四是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新四军驻温州各办事机构以合法组织身份,
利用一切机会担负起抗日救亡宣传的任务,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
张,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各机构大量印发《抗日救国十大
纲领》等文告,散发各种进步书刊报纸,还联合其他各类文化团体进行抗
战宣传,推动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938 年 3 月,新四军驻闽浙边
后方留守处组织一支以平阳山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员为主的新四军流动
宣传队,在平阳、泰顺、瑞安城乡之间演出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并散发
书刊、报纸等宣传品,扩大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力。
五是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助力。各办事处致力于做好地方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工作。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还与国民党平阳县县长徐用
和国民党县党部常务委员黄强建立了统战关系。1938 年 5 至 6 月间,徐用
到北港巡视工作,后方留守处邀请他到山门乡检阅由共产党组织起来的抗
日自卫队。黄强出任北港区抗敌后援会会长,该会根据中共《抗日救国十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