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教育志(一)
P. 327

续表





















































                                          资料来源: 据浙江省教育厅各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三、高等学校校园校舍建设








                                           (一)清末 、民国时期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求是书院初创之际,以杭州普慈寺为校舍。校园占地颇广,



                                  环境优雅。寺大殿为书院办公之所,“四开间,通面阔22. 15米,总进深18.4米,单檐歇山顶,



                                  翼角起翘,有卷棚顶前檐廊,施石质方柱,每开间内柱二攒斗棋、牛腿等雕饰及狮子戏珠等图


                                  案,形象生动”①。殿后有东、西两斋,为学生书斋和寝室。光绪二十八年,改名浙江高等学堂



                                  时,有地基38亩,其校舍建筑包括讲堂12个,食堂2个,各种用房179间。创建于光绪三十



                                  二年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其校舍落成于省城贡院旧址,占地136亩,有二层教学楼7幢,可


                                  容纳千人,另有附属小学及风雨操场等建筑,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之新式学堂。



                                          民国26年(1937年)前,浙江境内已立案之高等学校,惟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杭州艺术专



                                  科学校、省立医药专科学校、私立之江文理学院4所,其校舍情况见表76-6-1-18所示。




                                  表76-6-1-18      民国23年(1934年)浙江省4所高等学校的校园校舍情况




































                                         ①  《杭州市志》第2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页。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