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教育志(一)
P. 36
五、书 院院舍……………………………………………………………………………… 068
六、书院经费……………………………………………………………………………… 069
七、书院管理……………………………………………………………………………… 069
第二章 近现代学制系统…………………………………………………………………… 071
第一节 清末学制…………………………………………………………………………… 071
一、蒙养教育……………………………………………………………………………… 072
二、初等教育……………………………………………………………………………… 072
三、中等教育……………………………………………………………………………… 073
四、高 等教育……………………………………………………………………………… 074
五、社会教育……………………………………………………………………………… 075
第二节 民国学制…………………………………………………………………………… 076
一、壬 子癸丑学制………………………………………………………………………… 076
二、壬戌学制……………………………………………………………………………… 07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制…………………………………………………… 085
一、1951—1957年的学制系统………………………………………………………… 085
二、1958—1965年的学制系统………………………………………………………… 088
三、1966—1976年的学制系统………………………………………………………… 092
四、1977—1996年的学制系统………………………………………………………… 094
五、1997—2010年的学制系统………………………………………………………… 099
第三章 教育行政管理……………………………………………………………………… 10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04
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104
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112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15
四、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119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24
一、省 级教育行政机构…………………………………………………………………… 124
二、市(地区)级教育行政机构…………………………………………………………… 137
三、县(市、区)级教育行政机构………………………………………………………… 141
四、县 级以下教育管理机构(岗位)……………………………………………………… 144
第三节 教育督导…………………………………………………………………………… 147
一、省级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活动…………………………………………………………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