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2 - 《鹿城区志》
P. 1002

. 882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九 文化艺术          . 883 .




 三届书展。蔡心谷,行书飘逸俊秀,笔力遒劲。林  何元龙,善行书、隶书,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
 剑丹,以行楷见长,作品参加历届全国及国际书展,  级展览,并被选送日本展出。张索,创作的《硬笔
 并参加“中日书法讨论会”和“中日兰亭书会”活动,  书法速成习字贴》,获 1990 年全国钢笔书法字帖
 《书法》等专业期刊曾先后发表他的作品。马亦钊,  比赛一等奖。此外,知名中青年书法家尚有吴永龙、  ֻϖᅣᅣ׈႕ᅣၻཞ
 善行楷,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书展和历次中日兰亭  陈出新、陈忠康、朱海、陈言、叶益敏、丁鸿伟等。
 笔会书展。胡天羽,擅长行书,笔势开张,俊秀飘逸,  改革开放后,随着书法的发展,一批青少年书
                                                   第一节章电影放映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书展,并选入《中国当代墨  法人才已初露头角。
 宝集》等书。汪廷汉,书作多件参加全国书法展出。
                  1918 年 2 月,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以筹集红十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放映业取得快速发展,
              会经费的名义,在温州县城隍庙翔舞台旧址,放映                            20 世纪 80 年代,电影放映业达到最高峰,全区有
              无声影片《欧洲战争》,此为温州历史上首次放映                            电影院(含影剧院、俱乐部)19 家。在 20 世纪 80
 第二节章篆章刻
              电影。同年 7 月,永嘉人郑恻尘在温州东公廨永嘉                          年代末以前,农村电影放映网络较为完善,全区有
              县政府花园内放映由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                            农村放映队 9 支。后因电视、录像的逐步普及,文
 明万历年间,艺人包容,字蒙吉,善篆刻图章。  印存》初、二集和《磊明印玩》等。方介堪,博学  1927 年,温州人魏伯铭集资在打铁巷水木石公会内  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农村电影放映业日渐式微,
 清中叶年间,篆刻家赵之谦及曾衍东来温,带  多才。篆刻结构严谨、神韵隽永,既继承周秦西汉  搭棚尝试经营放映业,创立了温州第一个售票放映  黎明、藤桥、外外三个农村电影院于 90 年代中后
 动了温州篆刻艺术的提高。  传统,博采众长,又能发挥自己所擅长,卓然成为  场所。1933 年,温州市第一座专业电影院光华电影  期停映。至 20 世纪末,放映队基本停映。2003 年,
 现代亦有不少篆刻名家。叶鸿翰(墨卿),毕  大家,其篆刻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平生治印达  院落成开业,最繁荣时温州曾有 5 家电影放映场所。
 生治金石篆刻,有《榴荫山房印存》、《半房印存》  3 万余钮,作有《介堪印存》、《介堪印谱》,编
 行世,为浙派篆刻之巨擘。谢磊明,精篆刻,尤工  著《古印辨伪》、《玺印文综》等。此后,篆刻艺
 印章边款,运刀如笔,堪称东瓯一绝。作有《磊明  术已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掌握,并有不少作品在全
                                                    第二节章电影院



                  նᇙ׈႕ჽḤḤ                                       1950 年,扩大舞台面积,改为剧场,称大华戏院。
 第三节章摄章影
                  建于 1932 年,位于五马街口,始称中央大戏                       1951 年,由温州军分区接管,改名解放剧院,恢复
              院。1949 年,更名为大众电影院。建筑面积 2000                       电影放映。1952 年,军分区移交给市文教局接办。
 鹿城摄影艺术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邵度创  一作品《中华腾飞》获上海首届国际艺术摄影金杯  平方米。1988 年 8 月,投资 300 多万元,配置英  1967 年“文化大革命”中,影院被焚毁。1969 年,
 作的《伟大的桥工》、《龙泉济州》时属鹿城最初  奖。王曙,黑白摄影《谁的手干净》获 1977 年~  国道尔贝公司 CP - 55 型 4 声道立体声先进设备,  易址松台山麓复建。1975 年竣工,改称解放影剧院。
 的摄影作品。他所作的《温州的晓色》,1962 年入  1980年全国优秀摄影作品评比金牌奖,另一作品《当  构成平面环境立体重放系统。硬座椅改成 621 张单  该院占地面积 3345 平方米,建筑面积 4104 平方米,
 选全国第六届影展并出国展出。  官难》获全国“富士杯”十杰摄影大奖赛金牌。徐  人和 58 张双人软座,加宽排距,进出单道改为双道,  舞台面积 544 平方米,座位 1454 个,并附设招待所、
 50年代,摄影作品渐多。80年代,摄影艺术勃兴,  瑞新,彩色摄影《幸福之水》,1987 年获第四届国  场旁增设一个 56 平方米的观众休息室,影院增设  舞厅。1998 年 9 月 28 日,因建设松台广场,解放
 彩色摄影亦普及城乡,一批优秀作品和摄影家涌现,  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联合国国际摄影艺术联合  冷气设备,是温州暨全省第一座有楼座的立体声电  剧院爆破拆除。
 邵家业作的黑白摄影《瓯江船队》,1965 年获全国  会(PIAP)金牌奖。邵羡冰,作品《骨肉情深》,  影院。2003 年,在原址进行改扩建。
 第八届艺术摄影展览作品奖,1989 年,又获中国摄  1983 年获《中国日报》“十亿人民”摄影比赛一等               תଲखჽḤḤ
 影家协会授予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提名奖。林庭  奖。此外,摄影家尚有孙毅、邵大浪等。  ࢳ٢खჽḤ                  建于 1935 年,初为电影院,1940 年,更名为
 松作品《瞧新娘》,1983 年获比利时影展彩色第一  90 年代后,林其勉、邬敬善、王胜利、周建树  始建于民国 22 年(1933)初,由梅仲协独资  南市大戏院,不久易名为永嘉公共游艺场所,1947
 名、澳门摄影学会第二届国际艺术摄影银像奖;另  等一批中青年摄影家崭露头角,影作甚丰,技艺不  兴建。时称光华电影院,院址在石坦巷,有座位  年,始称东南剧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温
              700 个,放映设备较先进,当时费白银 1200 两购置。                     州市越剧团基地。1958 年,剧场拆修。1971 年始,
              抗日战争爆发时,因片源中断而停业。抗日战争胜                            兼放电影,成为影剧院。1994 年,放映大厅坍塌。
              利后恢复放映。民国 35 年(1946)7 月 13 日,首                    1999 年 7 月,迁入车站大道温州市文化艺术中心,
              次在温州上映彩色电影美国故事片《苦儿历险记》。                           建筑面积 3200 平方米,有座位 756 个,拥有较先
              1947 年 7 月,股东集团筹资在县前头建造新院,并                       进的舞台及其附属设施,附设有招待所。
              改名大华电影院。该院三层门面,有座位 1250 个。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