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4 - 《鹿城区志》
P. 1004

. 88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九 文化艺术          . 885 .




 专业放映厅和 2 个数码放映厅,座位数分别为 1050
 座和 105 座,配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 DTS、SRD 数
 码立体声放映设备。
                                                第四节章音像发行机构

 ᤃࡾ׈႕ჽḤ
 创办于 1960 年,时称人民电影院。1966 年,  ໑ᇜ൧໓߄ၻཞᇅ௖ؿྛᅟḤḤḤ                    在人民西路湖滨西楼二楼。是鹿城区音像专供单位
 迁至古厢巷原永嘉剧院,改名为瓯江电影院。80 年  成立于 1988 年,属国有单位,站址在沧河巷              和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在温州特约经销点。该站对
 代起,连续多次修缮改建,一度放映立体电影。  原市群众艺术馆内,是全市音像制品发行中心,                   全区音像制品出租店、零售店及录像放映统一供片
 1998 年 11 月底,毁于火灾。  2003 年 4 月停办。                              外,还办理音像批零、代购代销业务。2002 年,县
                                                                (市)级音像制品专供单位取消后,该站亦于 2003
 Ϣ੠႕ӬḤḤ           ੠Ӭ౵ၻཞᇅ௖ܵ৘ؿྛᅟḤḤ
 东南剧院(2003 年)                                   宏   图 /
 建于 1990 年 3 月,坐落于公园路、飞霞路交  成立于 1995 年 1 月,全民事业单位,站址设
 ໑ᇜն༤ჽḤḤ  叉口的三角地,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影城集
 位于广场路,1943 年,始建于府城隍殿旧址,  影视、歌舞、住宿、餐饮为一体,是浙南最具规模、
 1946 年焚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955 年,  最有效益、最有影响的文化娱乐中心之一。影城拥
 在废墟上重建,取名为温州剧院。1970 年,增放电  有 7 个电影放映厅,2 个数码投影厅,可同时容纳  ֻࣴᅣᅣಕᇙ໓߄
 影。1992 年,投资 800 万元进行改建,1994 年落成,  1618 人,配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 DTS、SRD 数码立
 更名为温州大戏院,占地面积 2700 平方米,建筑  体声放映设备。
 面积 6800 平方米,内设影剧大厅、电影小厅、酒楼、  历史上境内群众文化活动已较为活跃,宋、元、             1994 年获浙江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创作、表演一等
 宾馆、商场,是一个综合性娱乐场所。  ੠Ӭ໓߄ᇏྏḤ  明时城内已出现“瓦市”(当时都市中娱乐和买卖             奖;戏剧小品《迟到的姑娘》,1995 年获浙江省第
 坐落惠民路,建于 2001 年 10 月。占地 11 亩,  杂货的集中场所)。民国时期,成立公办民众教育馆,        六届戏剧小品邀请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舞
 ྍᇏݓ႕׻ḤḤ  总建筑面积 13005 平方米,总投资 4600 万元,其  除设有图书室外,经常举办各类展览、棋类、歌咏、  蹈《家乡的月亮》,1996 年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
 位于人民中路,创办于 1949 年冬,始称新中  内部功能集演出、电影、会议、培训及综合娱乐为  曲艺比赛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州市人  金奖;小品《苍蝇问题》,1997 年获全国第七届“群
 国剧院。1976 年,改建为电影院。20 世纪 90 年代,  一体,硬件设施一流,设有灯光音响系统、电影会  民文化馆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配合中心任务,开展  星奖”铜奖;小品《公主的怪病》,1998 年获全国
 因人民路扩建,于 1997 年 6 月重建开业,建筑面  议系统、舞台机械系统、通讯监控系统和升降乐池。  宣传活动,举办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创作辅导  第四届电视戏剧小品大赛优秀奖;小品《喉蛙的故
 积约 3800 平方米,改名为新中国影都。拥有 5 个  另有图书广场、文化沙龙、西餐酒吧等一系列服务。  班和文艺会演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馆停  事》,1999 年获全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大赛二等奖;
              止活动,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恢复                            温州鼓词《青春情结》,2001 年获全国第十一届”
              工作,群众文化活动重新开始活跃。                                  群星奖”金奖;女声表演唱《香香花为媒》,2002
                  1984 年鹿城区建立后,政府重视群众文化活动。                      年获浙江省第四届音乐新作大赛创作、表演金奖,
 第三节章录像放映     1991 年,建筑面积近 1000 平方米的鹿城区文化馆                      2003 年又获华东六省一市青年歌手邀请赛创作金

              新馆舍建成投入使用。至 2003 年,全区文化站已                         奖、表演银奖,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

 鹿城录像放映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时城  多平方米,设备有放映机、电视机、投影机等。放  有 22 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达 359 个。全区  一工程”奖和全国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
 区仅有几家对外营业的录像放映厅。后文化政策放  映从早上 8 点至晚上 12 点,全日不设场次,随到  业余文艺团队 344 个,业余演职员 8016 人。建区  程”奖。《家乡的月亮》和《香香花为媒》,是温
 宽,录像放映业者增多,1990 年,录像放映厅(室)  随看。放映的磁带或光盘必须贴有市、区文化部门  以来,经常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两年一届的“鹿  州市首次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和“五个一工程”
 有 46 家。未久,大量外地民工涌入鹿城,录像放  准映证标签。  城区音乐舞蹈节”,从 1986 年至 2002 年已举办 8 届。  奖。群众性的腰鼓舞、扇舞、剑舞、中老年迪斯科、
 映再度发展,厅(室)的数量剧增,并从城区遍及  2000 年,录像放映在文化市场上竞争乏力,  上演的节目有独唱、重唱、合唱、器乐演奏和舞蹈  健身舞等遍及各个社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古
 城郊与乡村。1999 年鼎盛时,全区录像放映厅(室)  开始衰落。至 2003 年底,区内录像放映厅(室)  等,规模大,影响广,有多个节目获国家级和省、  宅老巷文化等活动、“江心屿休闲文化节活动”及
 达 112 家。录像放映厅(室)面积 50 平方米~ 200  市级比赛的金奖。戏剧小品《买鞋》,1993 年获浙      “拦街福”活动等正在形成有鹿城特色的群众文化
              江省第四届小品比赛一等奖;舞蹈《楠溪晚韵》,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