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鹿城区志》
P. 104

. .    温州市鹿城区志                                                                                                                                                                                              总  述     . .
                                                                                                                                                                                                                                  3
             2

            开永嘉事功学派先声薛季宣、永嘉学派巨擘叶适、                             1000 吨级固定泊位 1 个,500 吨级固定泊位 2 个,                                           鹿城区华侨移居海外历史悠久。宋真宗咸平元                          融入当地社会,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涉及外贸、房
            “永嘉四灵”之徐玑、徐照、赵师秀、翁卷及著名                             可停泊 3 艘万吨轮。电信事业发展快速,电信网络                                              年(998),鹿城人周伫搭商船到高丽(朝鲜半岛)                          地产开发、化工等多种项目,并不断向新的地区移
            词人卢祖皋,还有名臣吴表臣、张阐、木待问、陈                             遍布全境,现有大小通讯商店达 1200 多家。                                               经商,后定居高丽。他是鹿城人移居海外的华侨先                            伸,把生意做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事业上有了新的
            宜中等。元时周达观,出使真腊,作《真腊风土记》。                              鹿城人民正紧紧围绕建设数字鹿城、信用鹿城、                                              驱。                                                发展。
            明时有名臣黄淮、周旋、张璁等。清时有温州诗坛                             平安鹿城、文明鹿城、现代化鹿城,而着力调整经                                                    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王德用兄                          鹿城区一些企业也将目光转向国外。1995 年,
            祭酒梅调元、人称永嘉第一的画家诗人项维仁、喜                             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使经济发展呈现又                                                弟赴交趾(今越南)经商,携带物品,拜见交趾国                            华威电器有限公司在西班牙建立鹿城区第一家境外
            辑地方文献的曾唯、陈遇春、周天锡等。                                 好又快的良好格局,让正在迅速发展的鹿城成为经                                                王。国王以德用才艺而敏,而留交趾。继德用之后,                           企业以来,至 2003 年,鹿城区已在世界各地设立
                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书画家有蔡英、马孟容、                          济繁荣、科教先进、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                                                鹿城人有出洋谋生而定居当地,与当地人杂处繁衍                            境外企业近 60 家。“鹿城制造”的产品畅销于全
            朱晓崖、谢磊明、马公愚等;文学家、诗人有陈仲陶、                           裕的现代城市。                                                               子孙。                                               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振铎、梅冷生、夏承焘等;名医有徐润之、白仲                                                                                                       元代出使真腊(柬埔寨)的周达观著有《真腊                              随着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敢为人先的鹿城
            英、金慎之、林镜平等;实业家有吴钟镕、汪晨笙、                                                 ໴                                                风土记》,谈到华商到真腊后,常与当地人通婚之事。                          人纷纷到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
            吴百亨等;更有一批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烈,如                                境内先民原始生活,史书概括为“衣鱼(用鱼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陈宜中(南宋末代宰相)                            鹿城区人民在中共鹿城区委领导下,进一步解
            郑恻尘、蔡雄等。鹿城众多杰出人才,优秀的文化                             皮作衣)、食鸟、穴居、舟行”。自从采集经济进                                                抗元失败后,避居暹罗(今泰国)。                                  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创新、加快发展、全力建
            遗产,实足使人仰思而感奋。                                      入原始农业阶段以后,几千年间,人们始终以农业                                                    明代温州沿海长期受倭寇侵扰,清初实行“海                          设国际性轻工时尚中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
                                                               生产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禁”、“迁界”,鹿城人出国谋生基本断绝。直至                            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良好格
                                  ඹ                               在封建社会,广大群众深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开后,                           局。让正在迅速发展的鹿城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
                鹿城北临瓯江,城内水道交错,交通便利。清                           生活非常清苦。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加以灾害、                                                才有少数人为了生计而出国谋生。                                   进、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城市。
            末,古城周长 9 公里,面积 3.8 平方公里。民国 22                      瘟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日本工业得到迅
            年(1933),面积扩大至 4.8 平方公里,街巷从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村经济经过土地                                               速发展,温州一带不少人东渡日本谋生,有的贩卖                                                  ௾
            条增至 244 条,但道路狭窄,加上桥梁众多,陆上                          改革,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城市工商业经过                                                青田石刻、温州纸伞,有的进厂打工,据有关资料                                鹿城自古誉称“东瓯名镇”和“百工之乡”。
            交通欠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处填河成路                             公私合营改造,得到政府的扶持,生产 积极性提高,                                              记载,民国九年(1920)冬到民国 11 年(1922)春,                    以“握微资以自营殖”、“其货纤靡,其人善贾”
            交通初步得到改善。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经                      产销两旺;城乡居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但是由于                                                在日本行商小贩,仅温、处两地就有三千五百人以                            闻名。唐宋以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商业
            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城                             受“大跃进”、“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和“文                                              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                            名城。陶瓷、造船、造纸、雕刻、刺绣、皮革等手
            市建设一度陷入困境。                                         化大革命”10 年的严重破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                                              到国外寻求发展的鹿城人越来越多。鹿城区逐渐成                            工业产品驰名国内,远销海内外。历史上有 3 次被
                1984 年,鹿城建区后,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                        处在落后状况。                                                               为温州的重点侨乡之一。截至 2003 年,鹿城区有                         辟为对外开放口岸,并设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与
            的水、电、交通、通信行业,备受关注。引入文成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工农                                            海外华侨华人 52530 人,分布在五大洲的 50 多个                      海外保持着贸易往来。如今,沿用的老城区诸多街
            珊溪水库的水源,满足全区人民饮用。仰义水库、                             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居民收入逐渐增加。据统计,                                               国家和地区,其中侨居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                          巷名称,是寻觅鹿城工商发展的历史见证。鹿城近
            泽雅水库、石钟山翻水站等原有供水设施,不断得                             鹿城建区时的 1985 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 726 元,                                         荷兰 5 国的就占 80% 以上。                                 代工业始于 19 世纪末,清光绪年间,五马街新隆
            到改善。电量供应飞速增长,民国 3 年(1914)3 月,                      至 2003 年,已达到 14817 元;1985 年,人均生活                                          侨居国外人数中,名列街道、乡镇前 5 位的:                        针织作坊为境内首批工业企业之一,后来,成立的
            全区发电量仅1000千瓦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消费支出 745 元,到了 2003 年,已达到 12619 元。                                     七都镇 15104 人,黎明街道 7406 人,五马街道                      普华电灯有限公司、机器修理业、电器锯板业、纺
            加大对电力事业的投入,发电量不断增加。至 2003                          农村居民,1985 年人均收入 638 元,到了 2003 年,                                      6020 人,莲池街道 5730 人,双潮乡 2707 人。                    织印染业为鹿城现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 世
            年,供电量达到 22.34 亿千瓦时。路灯数量从 1949                      已增加到 7189 元;人均消费支出 1986 年 531 元,                                          2002 年,对 8229 名华侨华人在国外就业情况                    纪 20 年代~ 30 年代,兴办了纸伞、皮革、印刷、
            年的 234 盏增加到 47685 盏。民航航线延伸全国各                      至 2003 年,已达到 5649 元。                                                  抽样调查显示:从事服装业2354人,餐饮业2081人,                       乳品、皮蜡等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
            地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每                                随着居民生活的迅速提高,食品消费支出有所                                               经商 1544 人,务工 1306 人,技术人员 277 人,皮                  展了农机、化工、医药、轻工等行业。党的十一届
            天有 400 多辆客运汽车发往省外。1998 年 6 月 11                    增加。汽车消费方兴未艾,电信消费一路领先,广                                                件业 253 人,医务 30 人,教育 29 人,家务 73 人,                 三中全会以后,服装、鞋革、塑料制品、五金、机
            日,金温铁路建成全线通车。至 2003 年,境内共                          大居民追求健康消费,注意精神文化生活,居住条                                                装潢业 69 人,木匠 29 人,财会 18 人,新闻 10 人,                 械等区街企业蓬勃兴起,至 1983 年,街道工业企
            改造了 3.5 米以上宽度的道路 113 条,长度 225 公                    件不断得到改善,外出旅游已成为鹿城区居民生活                                                退休 93 人,其他 63 人。                                  业已达 498 家。
            里,郊区各乡村都浇灌了水泥路面,通有公共汽车。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他们在国外从谋生到创业,经历坎坷、曲折,                              1984 年,鹿城建区后,依据地域优势,中共鹿
            特别是兴建了瓯江大桥、温州大桥、瓯江三桥和瓯                                至 2003 年,鹿城区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                                           凭着温州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事业                            城区委、区政府认真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
            江五桥后,加速了瓯江两岸的交通建设。杨府山港                             已步入全国前列。                                                              上不同程度的成就。                                         战略,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区海岸线总长 480 多米,有 5000 吨浮动码头一座,                                                                                                从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的华侨,都有一定的文化                          益不断提高。
            可停泊万吨级海轮;有 5000 吨级固定泊位 2 个,                                             ੂ                                                水平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富有开拓精神。他们努力                                第一产业。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农
                                                                                                                                                                                       业产业化,提高效益农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结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