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4 - 《鹿城区志》
P. 1234
卷六十一 宗 教 . 1115 .
卷六十一
ሷሷ࢝
鹿城宗教历史悠久。道教由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281 ~ 341)传入;佛教于东晋太宁三年(325)在
习礼坊(今公园路)创建崇安寺,唐时改称开元寺。基督教始于元大德八年(1304);基督新教于清同治
六年(1867)由英国曹雅直传入。天主教于同治十三年(1874)在境内首设活动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道教、佛教内部开展民主
改革,实行民主管理;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的“三自”方针。“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各教恢复正常活动。
区内宗教事务,初由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管理。1999 年 8 月鹿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成立后,执行宗教
信仰自由政策,并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组织学习,勉励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正信正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同时支持他们对邪教的批判。宗教界组建爱心功德会,致力社会公益事业,受到广泛的好评。
由于历史上政局多变,或遭兵燹,或久失修,不少古老寺观先后消失,如开元寺、飞霞观、真华观、元妙寺、
应道观、三官殿等,均湮灭无存。
据 2003 年底统计,全区共有寺庙 51 座,僧尼 127 人;道观 50 座,道士、居士 135 人;天主教堂 9 座,
信徒 5000 余人;基督教堂 80 座,信徒约 75000 人。
自 1984 年 ~2003 年,宗教界人士先后担任区人民代表 4 人次,政协委员 11 人次;担任市人民代表 12 人
次,市政协委员 22 人次,省政协委员 8 人次。他们热情参政议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၂ᅣᅣ֡ᅣ࢝
第一节章历史沿革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顺帝 士多以符咒斋醮为人“祈福消灾”,一般有家室,
(126 ~ 144)年间,传入温州民间则为东晋之时, 可食荤,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正一两大派
由著名炼丹术家、道教理论家葛洪(281~341)传入。 一直流传至今。明清时,道教发展势头不减,又兴
葛洪曾居华盖山(名资福山)修炼。 起许多新的宫观。鸦片战争后,由于信众锐减等原因,
唐朝时,道教盛行,但鹿城内的道教发展迟缓, 道教渐呈衰微之势。
至宋朝才渐趋兴盛。元朝时,道教形成了全真、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活动减少。“文
一两大派。全真道士不娶妻室,不茹荤腥,一般都 化大革命”期间,宫观封闭,宗教活动停止。中共
住在宫观内,主要从事习经和清修炼养,主张“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实,
神炼气,出家修真”,有严格的清规戒律。正一道 道教的面貌焕然一新。至 2003 年底,全区共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