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6 - 《鹿城区志》
P. 1236
. 111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六十一 宗 教 . 1117 .
翻建。 ზౢܴḤḤ
坐落绣山街道沈宅村,始建于清乾隆(1736 ~
ࡅ౩ܴ֡ḤḤ 1795)年间。“文化大革命”期间严重损坏,1989
第二节章主要道观
坐落江滨街道十八家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 年重建。
(1785),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占地 1100
ۂಸӮ׳ḤḤ 平方米。两廊壁上嵌彩绘人物故事画屏,是清咸 多平方米。由于道观严重损毁,1991 年当地信众集 ྏܴḤḤ
华盖山上有一个容成洞,又名容成太玉洞天, 丰元年(1851)留下的工艺作品。殿内有清康熙年 资修复,并有所扩展。 坐落茶院寺湖心屿旁边,始建于宋朝。面积有
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八洞天,据说是仙人容 间精制的两盏特大珠灯,灯高 4 米多,呈六面体, 2000 多平方米。古有七级宝塔,已拆除。旁有 800
成子居住修炼过的地方。宋时香火旺盛。宋仁宗皇 由形状各异的 70 盏小珠灯组成;灯围 12.3 米,重 ഈࡾܴ֡ḤḤ 多年大榕树,枝繁叶茂。1994 年由地方集资重修,
帝曾三次遣使来此烧香祭拜。元时,华盖山麓建造 800余斤。1985年,珠灯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洪殿街道筲箕涂村,始建于清顺治(1644 2002 年再次修葺,宫观面貌焕然一新。
了容成道院。民国时道教逐渐衰微,容成洞亦遭毁坏, ~ 1661)年间。1988 年重修。
香火冷落,道士离去。 ഈ೬ၼ܅ḤḤ
ߛܴ֡Ḥ 坐落七都镇上沙村,初建于清咸丰(1851 ~
ഈౢ܅ḤḤ 原为黄龙庙,坐落黄龙街道黄龙村东首,始建 1861)年间,三间二廊,民国 9 年(1920)重建。
坐落洞桥山顶峰,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 于清康熙 38 年(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办小学,1964 年宫址迁至
(1553),占地 4500 多平方米。原名杨府庙,主 西侧。1985 年拆建,1996 年扩建。
祀杨府侯王。侯王名杨精义,安固县 28 都长芬西
村(今瑞安市碧山镇长芬村)人。唐高宗总章二年
(669)中二甲进士,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官封
第三节章组织管理与宗教生活
都督大元帅。退隐后,修至道成,宋太宗淳化元年
(990)敕封为“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 蒲州玄坛殿(2003 年) 宏 图 /
后又封杨府侯王。每逢夏历五月十八杨府侯王圣诞 唐宋时,城内已有道教组织,设于华盖山真华 弘扬道教文化,引导大家多做济世利人、积功累德
之日,朝香信众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ზߟੌḤḤ 观。元代温州路置道录司于清观,明洪武十五年府 的善事,为社会作贡献。
坐落翠微山之上,始建于明万历(1573 ~ 置道纪司于真华观。清后期道纪司移至府城隍,人 道教主要节日有:夏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
ჭܴ֡ḤḤ 162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作他用, 员由道教上层人士充任。 正月十五天官诞辰,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三月
坐落在海坛山岭头,原为海坛山杨府庙,始建 20 世纪 80 年代恢复活动。由全真龙门派第 27 代坤 鹿城区道教协会成立于 2000 年 9 月 16 日,出 十八东岳大帝诞辰,八月初一许真君诞辰等。在这
于宋朝。1990 年重建于岭坪之上,观中主奉杨府侯 道倪高媚道长任主持。 席代表 100 多人,推选陈高乐为会长。协会贯彻宗 些节日中,各宫观多举行宗教活动。五月十五、
王,香客众多。 教政策,制定多项关于宫观管理的制度;举办多次 十六两日天地交泰,要做“天地忏”,信众吃素。
ࣁ৴ܴ֡ḤḤ 培训班,提高教职人员和宫观负责人的道学水平和 昔逢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在东瓯王庙举行盛大
ϢઔḤḤ 坐落莲花芯山麓,始建于唐代宗(762 ~ 管理能力;每季召开宫观负责人和教职人员学习会, 庙会,做道场,诵《道德真经》,祈求太平丰收。
坐落在大南路 214 号,始建于南北朝,传说系 779)时期。明朱元璋敕封庙神为万丈平福德尊神,
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 ~ 531)乘白马来 后又祀奉胡公大帝。1988 年,地方善男信女集资重
温赈济灾民而建。清朝中期曾经修缮,五间三进, 建胡公殿,改名为金莲道观。
由门厅、戏台、抱厦、大殿、观音阁及厢房组成回 ֻؽᅣᅣڍᅣ࢝
廊式合院。后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2000 年全面 Ջ༩ܴ֡ḤḤ
修葺,2003 年底竣工。 坐落莲花芯君子峰上,始建于宋宝祐 元年
(1253)。占地约 2000 平方米。前殿奉杨府侯王, 第一节章历史沿革
࿉ฆḤḤ 后殿奉三清道祖。民国 35 年(1946)重修。
坐落蒲州老街 263 号,始建于明洪武九年 西晋元康五年(295),永嘉罗浮山立佛塔。 时,玄觉大师(665 ~ 713)在永嘉西山龙兴寺创
(1376),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缮,乾隆 ჭᝲܴ֡ḤḤ 东晋太宁三年(325)李整舍宅于习礼坊(今公园路) 禅宗道场,名播遐迩,成为江浙一带禅学中心。唐
六十年(1795)重建。坐南朝北,三间两进合院, 坐落蒲鞋市街道上村。明万历元年(1573)建庙, 创建崇安寺,开东瓯佛教之先河。唐时,崇安寺改 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寺庙被毁,僧尼还俗,
由门厅、正殿、两廊及殿前戏台组成,面积约 250 清光绪 13 年(1887)重建,1981 年修复,1994 年 名开元寺。自南北朝至隋唐,温州建寺近百座。唐 温州虽地处海隅,亦遭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