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1 - 《鹿城区志》
P. 1401
. 1282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六十五 人 物 . 1283 .
籍军官百余人回温招募子弟兵,被汤恩伯委任为浙 1986 年春,因病在温州逝世,享年 70 岁。 究所画师。主要作品有工笔重彩画《牛郎织女》、《洛
南绥靖区司令。38 年 1 月,又兼任温州专署行政督 神》、《秋翁遇仙记》、《白蛇传》等,曾多次在省、 ྸනč̾͆̾ͅi̾͆̈́ͅĎ
察专员和区保安司令。同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 ٚࢺऽč̾͆̽̾i̾͆̈́ͅĎ 市美展上展出,并获奖。1978 年,创作的壁画《飞 原名铁生,字北珏,原籍瑞安,出生于永嘉城
党败局已定,遂生弃暗投明之念。经多次与中共组 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别号 天》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被邮电部选 区(今鹿城区),名商许漱玉次子。少年酷爱京剧,
织和浙南游击纵队商议,1949 年 5 月 7 日率部起义, 玉篆楼主,以字行,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幼 作特种邮票发行。中国画《洛神》,被中国印刷技 背着父母偷拜温州著名演员林颦卿为师。14 岁便登
温州和平解放。起义后,任人民解放军浙南浙击纵 曾入蒙塾,15 岁进鼎源钱庄当学徒。两年后,又依 术研究所选作年历挂图印刷发行。年画《十二金钗》 台演唱《捉放曹》,以字正腔圆,博得行家好评。不久,
队副司令员。1949 年 9 月,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学习, 父设摊刻字。民国 9 年(1920),从金石家谢磊明治 多次再版发行。大型壁画《百美图》深受国际友人 便加入温州第一代京剧业余组织——姗姗票房。自
结业后任浙江省林业厅处长。1957 年,被错划为“右 印,谢氏家富收藏,得以博览印谱,又勤学苦练, 欢迎。曾任温州区(市)首届文联副主席、人大代表、 取艺名“思言”,以示对著名京剧艺术家言菊明的
派”,直至 1979 年得以改正。 技艺大进。15年随邑绅吕渭英赴沪,师事勤县赵叔儒, 民盟温州市委委员、温州市美协理事、温州市剧协 思慕和敬仰。自此锲而不舍地精学京剧。不久进入
生前曾任政协浙江省委员会一、二、四届委员, 并结识经亨颐、柳亚子、何香凝等名流,以刻玉印 主席等职。 上海京剧院,与周信芳合作编写新戏剧本。后经郑
五届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副 始闻名于上海滩。并加入西泠印社。后应刘海粟之聘, 1987 年,因病在温州逝世,享年 74 岁。 剑西推荐,调到上海京剧院创作室工作。新中国成
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 任上海美院篆刻教员,续在文艺学院(艺术)兼课。 立初,编导《九件衣》,配合土改宣传,在上海中
1986 年 3 月 21 日在杭州逝世,享年 75 岁。 其间,与郑曼青、黄宾虹、张大千、马孟容等名流 ޱࣟࣟč̾͆̾̈́i̾͆̈́ͅĎ 央大剧院演出,反响很大。后又陆续编写了《东郭
广结墨缘。次年,全国首届美展在南市文庙举行, 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城区(今鹿城区) 先生》、《红旗魂》、《黑旋风李逵》、《海瑞上疏》
ਾႅᱯč̾͆̾̓i̾͆̓ͅĎ 聘为评审委员。24 年,至南京,寓居刻印一年。26 年, 人。民国 24 年(1935)在温州中学读书时,曾组织 等 40 多部剧本,标志着其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原名湘文,艺名隐笙,以艺名行世,永嘉城区(今 受张大千邀赴北平,任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试用科员。 “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宣传抗日救亡, “文化大革命”中,因《海瑞上疏》受迫害。“文
鹿城区)人。3 岁随父迁居上海,上两年私塾,便在 抗战爆发后南归,温州又三度沦陷,困苦颠沛,在 “一二·九”运动时组织学生请愿游行。25 年 4 月, 化大革命”后,继续笔耕不辍,创作了历史故事剧《石
糖果店当学徒。后因祖父病逝,随祖母回温,受堂 当地贸易行打杂。抗战胜利后,35 年任瑞安中学教 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并出席成立大会。26 年 9 月, 桥惊驾》,改编京剧《虹霓关》、《武家坡》等传
姐刘筱艳影响喜爱京剧艺术。15 岁身揣一角小洋, 员,后应张大千之邀,复往上海。次年,全国第二 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 统剧目,还写下了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到上海,师从著名文武小生阎素云,研学文武小生。 届美术展在上海举行,其篆刻“中兴元首”获一等奖, 青年服务团,担任副总干事。27 年 11 月,任中共永 《四进士身段谱》、《马连良唱腔研究》、《武家
后自学京剧大师唐韵笙的做、唱、念、打的唐派演技, 成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后以母老回温,在云博 嘉县委委员。次年 4 月,任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 坡旧话》、《梁慧超的表演艺术》等大量京剧研究
深得要领,受到前辈、同行及观众的喜爱,在舞台 百货商场大楼举办个人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部长,7 月,调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 论著,为弘扬京剧艺术作出重大贡献。曾任第四次
上崭露头角。民国 29 年(1940),与著名京剧大师 后,在丽田造纸厂工作。1952 年起任温州地区(市) 任。29 年 6 月,又兼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 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昆曲
盖叫天同台演出了《八大鎚》、《雅观楼》与《石 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征文物,筹设温州博物馆。 31 年 3 月至 34 年,任中共瓯北县委书记,在此期间, 研究社副社长、温州市业余京剧研究社顾问等职。
秀探庄》。35 年,主演了《秋海棠》,曾轰动一时。 至今馆藏文物列全省前茅,与其致力有关。曾任中 创建县武装工作队,开辟西楠溪抗日根据地。34 年 1987 年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 69 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改攻老生,专研麟派表演艺术, 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温州市 3 月,出任中共瓯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永乐人民抗日
改艺名为刘隐笙。 文联副主席、市书协和美协名誉主席,还被选为市 游击队政委,领导瓯北、乐清等地的抗日斗争。抗 ౮ܻթč̾͆̽̽i̾͆ͅͅĎ
抗战胜利后,在苏州上演《明末遗恨》与《辕 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1987 年 5 月在温逝世,享 战胜利后,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次年任浙 字旭初,平阳城南人。幼时就读城南崇实国民
门射戟》等剧目,受到周信芳先生的赞许,并亲自 年 86 岁。著有《方介堪篆刻》、《玺印文字别异》等。 南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创办《浙南月刊》、《时 学校,12岁考入平阳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5年(1916)
邀其加盟上海黄金大剧院,惜后因各种原因未成行。 事周刊》(后改《浙南周报》)。37 年,浙南游击 到温州,适遇温州普益西药房招员,经人介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 年,与同行一起为国 ွણ࠶č̾͆̾̀i̾͆̈́ͅĎ 纵队成立,任总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副政委。38年春, 了该店学习西药。数年间,因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家购买飞机、大炮及救灾义演数场。1952 年,在 字微千,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幼丧父母, 作为浙南游击纵队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 先后考取药剂士、药剂师资格。10 年业师谢雨辰病
杭州上演麒派代表作《追韩信》。同年,加入杭州 酷爱诗画,在钱庄当学徒,业余仍刻苦自学。后就 安司令叶芳代表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 故,便主管药店店务。因经营有方、业务不断扩大。
京剧团,不久,任命为副团长。1956 年,被调回温 读于池源瀚创办的“国医国学社”和苏昧朔创办的“睡 温州解放后,任温州市军管会委员、温州地委 19 年,在温州北大街增设亚洲药房。25 年,得上海
州,任命为温州市京剧团团长,还被选为市人大代 螺画塾”画艺得以长进。民国 20 年(1931)秋,经 常委兼宣传部长、《浙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总店同意又在五马街开设另一间亚洲药房,同时在
表。在此期间,主演了《满江红》、《清风亭》, 马公愚推荐,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23 年 1949 年 8 月,出任温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 药房二楼附设诊所,诚聘当地名西医轮流驻店应诊,
获浙江省会演一等奖。195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留沪任教。26 年返回温州,长期担任中学及 1950 年 5 月,调往杭州市工作,历任杭州市委常委、 使药房名声大振。特别是设夜间配方,通宵服务,
60 年代初,先后主演了《文天祥》、《海瑞上疏》、 温州师范学校美术教员,课余时间不但从事美术创 文教部长、宣传部长兼《杭州日报》总编辑、市委 更受市民欢迎。为更便于温州各县病人看病买药,
《金沙滩》等剧目,还参加了省会演与全国会演, 作,更爱戏剧,每到一校便指导学生搞戏剧活动。中 副书记等职。1972 年 8 月,调回温州任地委副书记 先后在永嘉、瑞安、乐清、平阳等县招收学徒 50 多
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后又主演了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任温州师范学校美术教员。 兼温州市委书记。1975 年 10 月,又调往杭州任省委 人,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具有西药专业知识的人才,
《奇袭白虎团》、《红灯记》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1958 年,温州市文工团成立任副团长、编导。创作 宣传部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 年 4 月在杭州病逝, 温州地区各大医院的药剂人员及许多经营西药业者,
“文化大革命”中曾受迫害,1972 年平反。 演出歌舞与话剧。1960 年,调任温州市工艺美术研 享年 70 岁。鹿城党史办辑有《胡景瑊文集》。 大都出于他的门下。还乐于支援地方医疗卫生事业
和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如瓯海医院、县卫生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