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鹿城区志》
P. 215
. 10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107 .
河、黄龙住宅区为界,北与 104 国道毗连。金温铁 1993 年以来,土地被频繁征用,农业收缩,工商
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下辖半垟、炉田两 业壮大,经济迅速发展。截至 2003 年底,有私营
个自然村。占地 1 平方公里,耕地 2.05 公顷,非耕 企业 30 家,以眼镜、服装、家具、塑料制品为主
第十三节节七都镇
地 10 公顷。2003 年底,有常住村民 427 户,1926 要产品,年工业总产值 8000 万元,村集体资产 0.6
人,其中农业户 358 户,1022 人,非农业户 138 户, 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 5980 元,村民住房条件明
699 人。另暂住 19308 人。村民均为汉族。 显改善,生活日益富足。 是温州著名的侨乡。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东部, 现有捕捞小机动船 200 余只,年生产总值约 300 万
清朝、民国时期属孝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村内有五星小学 1 所,建于 1954 年。古迹有 是瓯江下游的一个岛镇。东临乐清市琯头,西眺杨 元。畜牧业有养殖鸵鸟、蛋鸭、肉鸡、奶牛等。全
立后改属双岭乡。1958 年建立生产大队,属双屿人 洪殿、君子峰杨府殿、岭背寮天后宫妈祖庙等。 府山,南望龙湾区状元、蒲州两镇,北对永嘉县乌 镇种植蔬菜面积 133.4 公顷,是龙湾区状元农贸市
民公社。后行政区划数经变动,2001 年 9 月,划入 牛镇。岛屿呈椭圆形,东西长 6.5 公里,南北宽 3.1 场蔬菜生产主要基地。外出经商 200 余人,年收入
新建的黄龙街道。 公里,江岸线总长为 18.4 公里,总面积 12.7 平方 2000 多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 公里(不包括水域面积)。下辖 6 个村,17 个自然村, 七都的工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全镇有
主要种植稻谷,并以饲养猪、牛等家畜为副业。改 150 个村民小组。2003 年底,有常住村民 3430 户, 温州市环星计时器有限公司、恒星实业有限公司、
革开放以来,土地逐渐被征用,村民由农业转为经 9212 人。其中有少数民族 3 人,余均为汉族。镇政 豪能包装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12 家,共有职工 982
营工商业。截至 2003 年底,已有私营企业 13 家, 府驻老涂村。2003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2.088 亿 人。主要产品有彩印、包装、标准件、计时器等。
箬笠岙村龙灯 林庭松 /
年工业总产值达 8000 万元。村集体资产 0.8 亿元, 元,其中农业产值 3239 万元,工业产值 17398 万元, 2003年工业总产值17398万元,上缴税金1804万元。
村民年人均收入 7490 元。房租收入成为村民家庭 第三产业 1.01 亿元,外汇收入 539 万美元,财政税 2002 年,中国(温州)轻工产品博览会在鹿城
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生活明显改善。 收 1804 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 5211 元。 区举办。这一年,七都镇的中美合资温州恒星轻工
村内有村办东风小学 1 所,建于 1967 年,学 七都古地名沙洲,四面临江,是由瓯江潮汐作 实业有限公司,是美国箭牌口香糖复合铝箔纸亚
龄儿童 100%入学。 用,泥沙淤积而成的岛屿。形成于唐天宝年间,至 太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当年生产 40 万公里长
今约 1300 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弃,康熙 的复合铝箔纸,其长度可绕地球 10 圈。
ᲈᱲᖲը ᤃ௵ըը 九年(1670)后渐复垦种,属膺符乡第七都,称七 七都现有镇中学 1 所、小学 5 所、幼儿园 6 所,
地处黄龙街道南端,位于括苍山支脉君子峰北 位于黄龙街道东部,东与广化街道双桥村毗邻, 都涂。民国后期称永嘉县第六区七都乡,后又称罗 有线电视、广播站1个,镇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6个。
麓山下,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瓯江。占地 西至箬笠村,南邻瓯海区新桥镇和郭溪镇,北至双 浮区七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政为七都 2003 年人口出生率为 3.14‰,人口呈现了负增长。
2.1 平方公里,耕地 50.83 公顷,下辖马坑、岭头、 屿街道营楼桥村,属半山区,占地 1.8 平方公里, 乡。1958 年称永嘉县乌牛公社七都管理区。1961 七都是浙南著名的侨乡。据统计,有 15200 多
西岙 3 个自然村。2003 年底有常住居民 281 户, 耕地 32.95 公顷,非耕地 1.01 公顷。以种植水稻、 年调整为七都人民公社。1967 年更名为新屿公社。 人侨居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
1363 人,另暂住 15480 人。村民均为汉族。 蔬菜为主。村前田垟有浦通瓯江口,俗名翁浦垟。 1969 年复称七都人民公社。1984 年改称七都乡。 新加坡、比利时、挪威、西班牙等 26 个国家和地区。
宋时云峰散人夏元鼎隐居于此,人惯称之为夏 2003 年底,有常住村民 285 户,1095 人,农业 235 1994 年建七都镇。2001 年因温州市区域调整,划 七都的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老涂村的天灯(建
仙地方。主姓林氏显祖原籍泽雅,明正统十一年 户,1071 人,非农业 18 户,32 人。村民均为汉族。 归鹿城区,称温州市鹿城区七都镇。 于 1621 年)、沐萧殿、永福禅寺。吟州村的玉佛
(1447)游猎于此,建庐生息。村民善编制箬笠, 清时属孝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双桥 七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岛周围 寺(仁王寺)建于 1612 年、赤府庙前有榕抱樟大树。
故取名为箬笠岙。清朝、民国时期属孝义乡。中华 乡,称翁浦垟村。1958 年属西山管理区,称瓯浦垟 水深 2 米~ 11 米不等,北面较深,是瓯江主航道, 上沙村的太阴宫(称东瓯第一宫),樟里村的浮沙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双岭乡。1958 年建立生产大 村耕作区。1961 年改称瓯浦垟大队,先后由城西公 南面较浅,为瓯江次航道。境内河渠密布,有主干 宫,板桥村的花园墓群,前沙村的基督教堂及胡三
队,属双屿人民公社。后行政区划数经变动,2001 社、西郊公社、城郊公社、城郊乡管辖。1984 年改 河渠 21 条。其中一条中江穿岛而过,将岛一分为二, 宫等。
年 9 月,划入新建的黄龙街道。 今名,2001 年划入黄龙街道。 1956 年政府组织上万村民截流合围中江两头,塞江 1994 年 8 月 21 日,17 号台风袭击七都,全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该村以种植水稻、 建区前,该村农业落后,经济发展缓慢。1978 变湖,供农田灌溉之用。 淹没,损失惨重,造成 35 人死亡。为了保障全岛
蔬菜为主。上世纪 70 年代前,村民以编制箬笠为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截至 2003 七都耕地面积 755.11 公顷,其中:旱地 155.67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镇政府发动群众集资
副业,70 年代至 80 年代末改以编制竹篮为副业。 公顷,水田 599.13 公顷。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旱地 建造了 20 年一遇防洪堤塘(1996 年全线闭合)。
种植大豆、小麦、番薯、黄麻、棉花、柑橘、甜 1998 年~ 2002 年又建成了 4.1 公里 50 年一遇标准
瓜、油菜等。1949 年粮食每公顷单产 3000 千克, 堤塘。
1984 年达 1 万千克,总产为 7146 吨,是当时永嘉 1984 年,七都镇铺设江底电缆(乌牛码道——
县主要的产粮区。1984 年,前沙村的柑橘产量高达 七都老涂北),结束了七都无电的历史。1999 年,
1890 吨,是永嘉著名的瓯柑产地。副业主要以渔业 镇政府发动群众、侨胞筹资 1000 多万元,从龙湾
生产为主,有从事近海捕捞、定置张网、水产养殖等。 水厂引入自来水,铺设状元到七都自来水管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