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鹿城区志》
P. 232

. 12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125 .




            耕地 57.93 公顷、山地 197.33 公顷(9.67 公顷是柑                    ೶ρը                                                                田 23.41 公顷,旱地 2.93 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山                    均收入 4570 元。村有敬老院、乡卫生院等。
            橘园地)。种植水稻、番薯、蔬菜外,还推广地膜                                位于上戍乡西南部,西与藤桥竹筛湾、后垟 2                                              地种植杨梅、毛竹、松木等。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
            覆盖种植西瓜,增加收入。村里还办起服装、眼镜                             个自然村接邻,北界藤桥镇洋岸,东和东村、方隆                                                企业以制作沙发、服装为主。2003 年村民人均收                              ਴༯ը
            等工厂。2003 年人均收入 4318 元。有小学一所,                       桥头相邻。距乡政府2公里。村舍依山坡分层次排列。                                              入 4445 元。全村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老年人                             位于上戍乡南偏东部,以坐落在塘岭山麓而得
            粮仓一座,老人词场等。                                        此地原称“黄岙”,人民公社化后,以戍浦江为界,                                               活动场所。                                             名。辖 1 个自然村,村西和营上村紧相连,北和周
                                                               分两个大队,靠山的称山岸,靠洋的称洋岸,山岸                                                                                                  徐村隔江相望,东界松山头。辖地明清属永嘉县泰
                ᇛྷը                                            大队归上戍人民公社管辖,洋岸由藤桥人民公社管                                                    ᆦᖲը                                           清乡二十四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支岙乡
                位于上戍乡中偏东,距乡政府驻地坎上 2 公里。                        辖。1983 年山岸村归上戍乡管辖。管辖山岸、上湾                                                 位于上戍乡中南部,古名徐岙村,相传此村原                          管辖。1958 年公社化时,村改大队;1983 年政社
            西北与上桥村相邻、东南和岭下、云上、戴宅隔江                             2 个自然村。全村有常住村民 174 户,603 人。水                                          有徐姓人始居,今井边石栏上刻有“徐宅井”3 个字,                         分设后,重新改大队为村,归上戍乡管辖。
            相望。相传宋时,百姓避金兵之乱,从河南商丘一                             田 22.93 公顷、旱地 2 公顷。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明嘉靖年间,乐清支姓人避倭迁此定居、发族,改                                全村194户,631人。有水田28.87公顷,旱地3.67
            带南下,经乐清到此定居,村以周、徐两姓而得名。                            山地种柑橘、毛竹、杉木等。村中有利用山上花岗                                                名“支岙”。清光绪《永嘉县志·乡都》作支岙。                            公顷,山地 40 公顷。水田以种水稻为主,山地种
            1956 年成立高级社,属竹桥乡管辖。1958 年人民                        岩资源,开采加工“石碾”,销往全国各地。村中                                                民国后期属戍浦乡,永嘉县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                            植蜜柑、松木。村民副业以编箬笠为主。有机制卫
            公社化属藤桥人民公社。1961 年调整社队规模,建                          有多家服装加工企业。2003 年人均收入 4275 元。                                          成立初期是支岙乡驻地。1958 年公社化时,村改为                         生纸、加工花岗岩、水氟白粉等工场、企业。2003
            立上戍人民公社,归上戍管辖;1983 年属上戍乡管                                                                                                大队,1983 年政社分设后,重新改大队为村,归上                         年人均收入 4704 元。
            辖。全村有常住村民 227 户,747 人。2002 年,因                        ٚੈը                                                                戍乡管辖。东与上戍乡驻地坎上村接壤,南面是大                                全村道路成网,渔藤公路横贯村前。儿童入学
            鹿城区轻工特色园区建设需要,被征土地 37 公顷。                             位于上戍乡西南部,清光绪《永嘉县志·乡都》                                              脚山,西和东村接壤,北和下巨隔江相望,辖支岙、                           率 100%,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老人活动场所。
            2003 年底有水田 33.41 公顷,旱地 1.07 公顷,山地                  作方龙,原方隆村在山上看好像一条龙,村两头各                                                梨园两个自然村。全村有常住村民 374 户,1267 人。
            26.67 公顷(其中柑园 12.01 公顷)。村民主要是种                     有一个水塘,好像是龙的眼睛,村前码道头有两棵                                                呈菱形聚落。全村有水田 43.86 公顷、旱地 11.73                         պᅍը
            植水稻、疏菜、柑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咸草厂                             大枫树,好像是龙角,村后有一条小河,好像龙尾                                                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山地种植柑橘、茶叶、毛竹等。                              位于上戍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坎上 2.5 公
            3 家,从业人员一百多人,编制草席、枕头席销售                            巴,因此得名,后依谐音变为方隆。管辖 1 个自然村。                                            企业以加工沙发、服装为主,还有编竹笠等手工业,                           里。相传明朝崇祯甲申年,清兵南下,嵇师(今双
            全国各地。现在有多家加工服装企业,部分村民从                             北和枫林岙、下巨两个村相连,东南西三方被戍浦                                                部分青年外出经商务工。2003 年人均收入 4333 元。                     屿镇辖地)一戴姓富户为避兵乱来此隐居,乏嗣,
            事制砖、缝鞋包工作。2003 年人均收入 4538 元。                       江包围着,靠方隆桥出入。                                                              上戍乡中学、上戍乡中心小学(圣雄希望小学)                         收当地夏姓人为子,后人口繁衍,发展成村,称戴宅。
                                                                  该村明清属泰清乡二十四都,由永嘉县管辖。                                               都设在村内。                                            清光绪《永嘉县志·乡都》作戴宅。1956 年成立高
                ຓຓ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支岙乡,1958 年建立生                                                                                                级社属支岙乡管辖,1961 年调整社队规模,属上戍
                位于上戍乡东北部,地处戍浦江口处,又是上                           产大队,1983 年政社分设,改大队为村,归上戍                                                  ႏഈը                                           人民公社管辖,1983 年政社分设,大队改为村,属
            戍乡边缘地带,故名称外垟。明朝正统年间,福建                             乡管辖。该村有常住村民 184 户,623 人。有水                                                位于上戍乡东部,辖营上、潘潭两个自然村,                          上戍乡。辖戴宅、龙泉头、官岭山、下村儿、上村、
            长溪赤岸西杨姓人迁居此地,繁衍发族。东濒瓯江                             田 39.07 公顷、旱地 1.13 公顷、山地 26.67 公顷。                                    8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属沼泽地带,戍浦江迂回曲折,                          前大岙、塘岭头 7 个自然村。该村南靠龙娘山,西
            和永嘉梅岙隔江相望,东南和下岸、戴宅隔江相望,                            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改                                                 环绕村境远看村庄宛在水中,故称“瀛上”后依方                            界岭下村,北和外洋隔江相望,东北和下岸村接壤。
            西和上桥紧邻,北是山麓。距乡政府距地 2.4 公里。                         变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是乡                                                 言谐音变为营上。辖地明清属永县泰清乡二十四都,                           全村有常住村民 323 户,1084 人。有水田 55.07 公顷,
            1955 年成立高级农业社;1958 年大跃进成立人民                        新科技新产品项目试验单位之一,大棚栽培草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支岙乡管辖。1958 年公                         旱地 4.80 公顷,种植水稻、番薯等。企业以制作沙
            公社,1961 年属上戍人民公社管辖,1983 年属上                        地膜覆盖番茄、西瓜等。村民利用华侨和外贸有                                                 社化,村改为大队;1983 年政社分设后,重新改大                         发为主。2003 年人均收 4608 元。
            戍乡管辖。全村有常住村民 328 户,1084 人。有                        利条件,进行外贸服装加工。2003 年人均收入                                               队为村,归上戍乡管辖。村境北和周徐村隔江相望,                               该村离城近,交通方便。有青云寺等名胜古迹。
            耕地 33.42 公顷,旱地 0.87 公顷,辖外垟、垟心、                     4435 元。村中有老人活动室、信息室等场所。                                               东和岭下村相邻,南靠大脚山,西界乡驻地坎上村。
            河头 3 个自然村。                                                                                                                   全村 209 户,722 人。有水田 36.33 公顷,旱                     ༯ρը
                全 村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番薯、柑橘、                             תըը                                                                地 0.27 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兼种番薯。该村改革                            位于上戍乡东部,瓯江之滨。西北部和外垟村
            蔬菜等。村民外出经商、务工居多,部分开办工场、                               位于上戍乡西南部,自然村距乡政府 1.5 公里。                                           开放后,企业、工场发展很快,主要有金属制品、                            隔江相望,西南和戴宅接壤,因地处戍浦江南岸(下
            企业。村境内有浙江凯尔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温                             辖东村、方隆桥头、梨园底 3 个自然村,8 个村民                                             塑料制品、服装加工、皮鞋等企业,属地有上戍金                            岸)得名。1955 年组织高级社,1961 年调整社队
            州俊佳打火机有限公司、鹿城钟山化工厂等。2003                           小组。西和山岸毗邻,北和方隆村隔江相望,东和                                                属压延厂、温州曼斯莫制衣有限公司等,2003 年人
            年人均收入 4603 元。金温铁路和 303 国道线经过                       支岙相连。1955 年组织初级社,1956 年改为高级社,
            村中,交通极为方便。村内还有老人活动场所、健                             由支岙乡管辖,1958 年建立人民公社,1961 年归
            身中心。                                               上戍管辖,1983 年归上戍乡管辖。
                                                                  2003 年全村有常住村民 171 户,489 人。有水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