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5 - 《鹿城区志》
P. 445
. 33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一 邮 电 . 337 .
封和经转地名表”。 北两段开箱取信,每日 3 次,计 34 处。另有 3 处
2003 年 3 月,对邮件临时直封作出规定,即营 偏僻地方信箱由城市投递员兼收。1984 年 1 月,收
第三节邮邮件运递 业部门收寄的普通包裹和印刷品单件超过20千克, 信范围路线作了调整。1989 年 5 月增加收信路线 1
脆弱包裹满 10 千克,快递包裹单件超过 15 千克, 条。至 2003 年底,境内有收信路线 7 条,邮筒 318
或单件能装满 4 号及以上邮袋的,以及同批交同一 个,每天收信 1 次~ 2 次。
ႯႯ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逐年修复、新建, 收件人满 5 件(含 5 件)的,一律建立非专号直封 信件投递路民国时,城区信件投递共分 9 段,
清代、民国时期,温州以水运邮路为主,除内河、 沿线邮件、报纸均由汽车委办。1958 年 8 月开始, 至寄达局所在的邮区中心局或县(市)局。同年 9 月, 日出 3 班。抗战胜利后,温州城区人口增至 15 万多,
航空邮运接送定时外,接送邮件以瓯江潮候为准。 自办温州至金华汽车邮路。此后,逐步发展自办汽 调整各类进出口邮件(报刊)的分拣封发关系,同 邮件随之增加,民国 37 年(1948)5 月,原平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委办汽车邮件在汽车站交 车邮路。1998 年 10 月,开通南京—温州火车邮路, 年底市局直封格口有平信格口(旧称格眼)195 个, 段和快信 3 段改为混合投递 10 段。其中僻远的 3
接。1985 年,曾因邮车行驶、停靠与市区交通管理 是温州铁路邮运的开端。 挂号信格口 200 个,普通印刷品格口 195 个,普通 段配发自行车投递,为温州邮政投递使用自行车之
有矛盾而影响邮件及时转运。1986 年 8 月经批准, 航运邮路路民国 22 年(1933)10 月,中国航 包裹格口 183 个,快包格口 287 个,特快格口 367 个。 始。
凡有邮电标志的车辆,执行邮电任务时通行无阻。 空公司沪穗线的水上飞机(塞可斯机班机)途经温 国际邮件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6 月 27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952 年实行投递包
2000 年 5 月,出口特快邮件集中市局处理。同 州,停靠带运航空邮件,为温州航空邮路之始。抗 温州成为国际邮件互换局之一。 区制(2 个包区),投递班次为 4 班。1956 年 4 月,
年 10 月 16 日,组建区域内快速邮运网,推行全地 日战争爆发后停止。 1963 年 8 月,省邮局指定温州邮局为寄往港 投递从 10 段增至 18 段,日投频次由 2 次增为 3 次:
区出口特快邮件集中处理;11 月 15 日,成立温州 1990 年温州机场建成通航,同年 12 月温州市 澳和出口国际邮件转口局。1971 年 9 月,设立国 第一次投报纸,第 2 次信、刊合投,第 3 次下午报
邮区中心局,同时为国家邮政局确立的国际邮件互 邮电局与温州航空站签订航空通邮协议。1991 年 1 际联邮台。2001 年 12 月,执行国家邮政局新修订 刊、信合投。1984 年 1 月 1 日,实行局所分区投递。
换局和干线航空通运局。2002 年 12 月 1 日,位于 月 5 日开辟温州至杭州航空邮路。配发邮件为特快 的《国际邮件国内传递时限规定》,压缩内部处理 为确保国际平常函件安全及时送交收件人,1986 年
火车站邮件处理中心的新邮区中心局投入使用。至 专递、邮政快件和航空信函,预留运邮吨位 200 公 和投递时限,赶发有效车(航)次,以确保传递时 5 月 1 日,实行“平信挂投”(先在内部进行登记,
2003 年底,已开通航空邮路 24 条,组织开办自办 斤。1992 年 3 月 29 日,开通至上海、广州、北京、 限。2002 年 6 月,开办由中国、澳大利亚、日本、 加套塑料袋,作挂号邮件投递签收,每件收取 0.16
汽车邮路 22 条、委办汽车邮路 1 条,水路邮路 1 条, 沈阳、哈尔滨、西安干线航空邮路,进入全国一级 韩国、美国和邮政组成的集团性的国际邮政业务合 元)。同年 10 月 23 日,会同市城建和有关部门动
拥有邮政汽车 147 辆,与邮区内的 91 个局、所建立 干线航空通运网,成为全国干线航空通运局之一。 作项目,即卡哈拉国际业务。 员楼房住房在底层设置信报箱,或建立信报代转点。
了直达汽车、轮船邮路,同全国各邮区中心局和本 1998 年 12 月,建筑面积 8700 平方米的航空邮件发 邮政编码 1987 年 9 月 15 日,鹿城区推行 1999 年 5 月成立发投分局,将分散于城区各分(支)
地邮区内各收投点之间分别建立了各类普通邮件的 邮政编码。1989 年 1 月 1 日使用标准信封,7 月 1 局的投递班组人员剥离出来,组建城市专业化投递
直封关系,日处理各类邮件 44 万件。 日实行国际信函、明信片标准化。 队伍。至 2003 年底,境内有投递段 85 段,信报箱
水运邮路路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规定 48423 个。
华轮凡有入港关牌者,均有代运邮袋及分交路经各 ൬ྐ־ 1965 年 10 月,在农村建立亦工亦农委办投递
局之责。1906 年始,温州沿江及内河大都有民船邮 收取信件 路民国期间,各处信箱、信柜、信筒, 制度。与亦工亦农邮递员签订委办投递合同,明确
路。抗日战争期间,温州一度成为沿海与内地以及 每日上午 7 时至晚上 12 时,分 5 次分收大小南段 职责。1971 年,亦工亦农投递员全部改为委办投递
沦陷区交换邮件的枢纽。1937 年到 1941 年春,温 和东西段信件。偏僻地方信箱仍由投信差兼收,赶 员。1984 年 9 月,采用自办与委办相结合的办法,
州进出口外轮平均每周有两三艘到埠,带运进口邮 班信筒则由接送差收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适当增加自办人员。鼓励和支持个体承包农村邮政
件,除落地投递外,大部转运内地后方。 用自行车、轻骑或摩托车收取。1978 年境内分南、 业务;并根据需要,增设邮政代办所、半营半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交通发展,
航空邮路(2003 年)。 黄兴龙 /
逐渐改变以水运为主的局面。但水运有其运能大、
运费低、适宜包裹等重件邮运优势。1978 年后,商 运站投入使用。
品包裹大量增加,于 1979 年第 3 季度恢复温沪、 ֻؽᅣᅣᅣྐ
温甬两线海运邮路,继而自办温州—宁波—大连轮 ٳࡣٿؿ
船邮路。1989 年 1 月温沪间启用集装箱运邮。 国内邮件路各类邮件,当日收到,当日分
2003 年底,有温州至洞头 1 条二级水路邮路, 拣封发。 第一节机机机构
单程长度 66 公里。 1962 年 6 月 1 日贯彻“国内平挂分拣封发办
陆运邮路路邮局发沿线各地的邮件,原先主要 法”,按照直封与经转相结合“平十挂三”的规定(寄 ᆄࡾസྐႵཋ܄ඳ໑ᇜ൧ٳ܄ඳ 温州工商界人士集资 1.5 万银元创办了东瓯电话股
靠板车拉运或者肩挑背扛,后随着公路通车,改由 往同一市、县的平信满 10 件挂号满 3 件),建立 设在环城东路 2 号的温州电信大楼内。公司前 份有限公司。1930 年 9 月,温州设立长途电话分局。
汽车带运。 直封格眼。1981 年 8 月编制“分拣格眼表”、“直 身为 1902 年设立的温州电报子局。1919 年 3 月, 1934 年设无线电台与上海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