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8 - 《鹿城区志》
P. 448
. 34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一 邮 电 . 341 .
尔斯符号收发电报的历史。1979 年开通温州至洞头 业务量迅速下降。同年 4 月正式对外开放公众真迹 温线由衢县经龙游、遂昌、丽水、青田而达温州。 实现乡乡通光缆。从此,鹿城区通向国内外的所有
海缆载波电传电路。1981 年开通温州至福州和温州 传真业务。1990 年 10 月,温州 BJC32/64 型 64 路 1936 年温州通达相关局的长途电话有温乐、温瑞、 人工长途电话全部经程控设备自动转接。
至宁德 2 条直达报路。1983 年开通温州至苍南直达 公用电报分集器投产,温州各县(市)局及有电传 温平、温青、温鳌、温泰、温临、温丽、杭温、福 1998 年 12 月,全市 6268 个行政村,实现村村
电传电路。1984 年 12 月实现自动译电,用微电脑 装置的支局,至全国各地的电报均可进入该系统自 温共 10 路。翌年 2 月 1 日,永嘉电话分局至杭州 通程控电话,同年取消长途台。2001 年 5 月 18 日,
技术把 4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电码直接译成汉字, 动转报。平均每份电报传输时间,从原来约 36 分 单路载波电话正式开通,此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首 温州市固定电话号码升八位。7 月 30 日,温州电信
同时开通永强、三溪、藤桥等郊区支局的载报电路。 钟缩短为 2.9 分钟。报务员工作地也由原来的 213 条载波电路。1943 年,永嘉电话分局与永嘉电报局 本地电话超 200 万户,成为继杭州之后的全省第二
1985 年 140 线用户电报自动交换机安装完毕,用户 平方米缩减为 31 平方米。1998 年温州邮电分营后, 合并为永嘉电信局。1947 年为瑞安、海门、临海、 个电话通信大市。2003 年 8 月,完成本地网集中计
只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装 1 部电传打字机,通过 办理电报业务的窗口,仅有温州电信大楼营业厅、 丽水、缙云、路桥、黄岩、古鳌头(今鳌江)、温岭、 费系统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电信计费由市分公司
邮电局提供的电路,瞬间就可与国内外(除韩国、 信河电信营业厅和府前街文华电信营业厅。电报的 平阳、泰顺、青田、乐清、泽国、永康、仙居电信 集中数据采集和集中计费。新开发的有 800、IP、
以色列、南非、纳米比亚和柬埔寨)任何一个装有 功能不再局限于“报报平安”、“急事联系”等日 局的指挥局。1948 年境内设有小南门、西门、东门、 4008 等业务。
用户电报的相关单位直接通报。1988 年开办“礼仪 常通信,已逐步发展到庆贺、悼念、鲜花等礼仪业 市内 4 个电信营业处。1949 年 3 月开通永榕(温州
电报”,至年底温州公众电报业务量达 106.56 万份, 务。2003 年底,温州电报设备全面实现智能化、数 至福州)SOS 型 3 路载波机 1 套,4 月在华盖山成 ൧ଽ߅
创历史最高水平。 字化。境内至各地的电报电路共 8 路,出口电路仅 立永嘉机务站。 民国 8 年(1919)3 月,温州工商界杨雨农等
随着程控电话的引进和日益普及,1989 年电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949 年 12 月,装通 地方绅士集资 1.5 万银元,向上海开洛公司购置
温州至兰溪 CS 型 3 路载波机。1950 年 3 月装通温 100 门磁石交换机 4 台,在春花巷创办了东瓯电话
第三节节无线电报 州至宁波 SOS 型 3 路载波机。7 月 ~8 月,温沪、 股份有限公司。“五味和”商店安装首部电话。
温杭开通无线电话。1951 年境内开办防空情报电话、 1932 年,公司实施股份制,扩资为 7.5 万银元。翌
中央首长电话、省市县长途电话、军政电话、普通 年,磁石交换机总容量增为 550 门,实装用户 380
民国 23 年(1934)5 月,浙江省长途电话局设 至上海、福州、晋江、杭州、宁波、海门、临海 7 路; 电话、新闻电话及公务电话业务。1955 年长话电路 户,在温州城区的东门、南门分别设立交换分所。
在平阳的 1 部 50 瓦电台移设境内,7 月建立至上海 10 月增开至龙泉、楚门 2 条无线报路。中华人民共 为温杭 2 路(载波)、温福 1 路(载波)、温黄 2 1941 年至 1945 年,公司机线设备被日军掳掠破坏
无线电报电路。民国 27 年(1938),永嘉电报局 和国成立后的 1951 年 3 月,开通至文成无线报路, 路(载波)、温瑞 2 路(实线)。1957 年增开温州 惨重。1948 年 2 月扩股增购交换机,恢复东门、
设有 15 瓦手摇发报机 1 台与上海通报。1945 年在 5 月开通至南京无线人工直达线路。1954 年 12 月 至杭州、洞头特高频无线话路各 1 路。1959 年底, 南门交换分所营业,各装 100 门磁石交换机;同时
华盖山设立无线电发报台,共有无线电设备中型电 开通至洞头无线电报电路。1959 年 11 月,无线电 长话电路增加到 36 路。 兴办西门交换分所,安装 25 门磁石交换机,电话
报机 1 部、小型发报机 2 部、收讯机 3 部。同年 10 收讯台和特高频站分别由西门瓯浦垟和府前街老局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路时有中断,1968 年 用户 440 户。
月开通温州至上海 200 瓦人工双工无线电路,11 月 迁入松台山“警报台”处,与上海开通 200 瓦单边 曾因两派群众武斗使境内至外地的长途通信中断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司有磁石式交换设
无线收报台设在大南门外南塘,发报台亦设在大南 带通信;对福州进行 400 瓦无线联络。境内至洞头、 59 天。1974 年 12 月开办港澳台电话业务。1981 年 备 6 台共 525 门,其中公司交换室 3 台 300 门,南门、
门外茶院寺头。1946 年 7 月,有温州至上海、杭州、 大门、灵昆、平阳、乐清等台亦在该山开机。为加 起,为提高线路复用系数,逐年增开高 12 路和超 东门交换分所各 1 台 100 门,西门交换分所 1 台 25
鄞县(宁波)、定海、晋江、台北 6 条无线电路。 强战备和防洪抗台风,省局发下 55 型报话机 4 套、 高12路载波机,对缓和电路紧张状况起到明显作用。 门。市内约有各类市话明线线条长度 331.94 对公里。
次年 5 月,温州至上海、福州、台北 3 条人工机电 马可尼收讯机 1 部。1962 年在市郊褚浦山设立特高 1985 年,温州市长途电话来话自动电路及去话半自 1953 年 7 月,东瓯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改造为“公私
路被列为国内重要无线电通报电路。1947 年 9 月在 频站。不久,松台山特高频站迁往褚浦合设。 动电路进入全国长途电话自动网。1990 年底,长途 合营温州电话公司”,1958 年 3 月并入温州市邮电
境内装设永嘉电信局海岸电台,并在华盖山发报台 1990 年,无线报路有境内至杭州、瑞安、平 电话电路已增至 1013 路。温州长途电话的自动化 局。
至东公解收报台之间架设遥控线1对。1948年10月, 阳、文成、泰顺、永嘉、乐清、洞头、苍南共 9 是从 1978 年自制简单半自动设备开始的。1986 年 1952 年市话线路设备有杆路 24.11 公里(合计
永嘉电信局在南塘上塘殿对面建成全省电信系统规 条。1992 年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在温州开通后,历 开通温州至北京、金华、福州等电路,全局半自动 木杆 183 根)。1956 年,架空明线全部由单线换成
模最大的无线电发讯台。同年和南京电信局无线电 时 58 年的温州无线电报逐渐失去作用。1993 年至 电路达63路。1987年全(半)自动电路增加到182路, 双线。1957 年有出局电缆 6.69 公里,分布在打锣
台建立联络。 1994 年,无线发射机改为卫星传递,曾成功试通东 温州市区开放国内长途电话直拨业务,可向全国 桥、解放路、广场路、市府、胜利路、五马街、府
1949 年 5 月,永嘉电信局无线电报电路有境内 北沈阳等地。1994 年 5 月,随着程控电话的迅速发 100 个大中城市直接拨号。1988 年 4 月起,与世界 前街、信河街、百里西路、公园路等路段;架空明
2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200 余个城市开放国际直拨电 线 47.79 公里,分布在市区大街小巷。1960 年 4 月,
话业务。 1500 门步进制自动电话正式投产使用。1962 年首
第四节节有线电话 1990 年底,全市电话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网,长 次埋设地下管道 0.879 公里(管孔总长 75 公里)。
途区号为 0577。1994 年 12 月 6 日,浙江“省地市 1985 年,温州电信引进 F-150 型 1.6 万门市内程控
Ӊ߅Ḥ 在境内成立。全浙 8 大干线中的甬温线由宁波经宁 可视会议电话网”在温正式开通。1995 年 9 月,在 电话。1986 年起共扩建出局 2000 对电缆 6 条,其
民国 19 年(1930),浙江长途电话局永嘉分局 海、临海、黄岩、乐清而达温州,以展接闽境;衢 全省率先开通 5 万门程控交换机。1997 年 12 月, 范围东起杨府山西至广化桥,北抵瓯江、南达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