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7 - 《鹿城区志》
P. 457
. 34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二 园林绿化 . 349 .
位于华盖山麓华盖里附近,是明代温州掌故家 花园,旧称“涉园”,历经扩建,设置友花吟馆、 方石碑,上刻“你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 井中有小假山、果树和盆景,屋后面还有一个近 0.2
姜准(字平仲)所建。规模虽小,但景色独特,以 种莲池馆、小浮沚廊。种植松竹梅柳,四季如春, 上天难欺”16 个大字。据《温州府志》载,晋太宁 公顷的花园,种植了各种兰花,还有樱桃树、梨树
梧桐、修竹称著,故名。20 世纪 90 年代拆除。 太湖石制的石墩多座点缀园中。1952 年,这座大屋 间(323 ~ 325),这里曾是州(府)署所在地, 等果树。园内有八角亭,亭子一边的墙壁上嵌满了
以 12000 元(旧币)典给温州雨伞厂,后又转典给 谢灵运等人在此留有遗迹。南宋高宗为避金兵,此 一块块“书法碑文”。亭的西侧有几棵芭蕉树,周
ჳჳ 温州化工厂,后为居民住宅区,现已拆除改建。 处成为驻跸行宫。园内还有“却金亭”旧址,是为 边摆满了松柏等各式盆景,出了亭子可通过园中水
又名“其园”,原址在道署东隅,即温州市府 纪念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而建。二此园以荷花、菊 塘上的九曲桥直达藏书楼。该园现在还保持着大致
大院内,是一座官办花园。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ჳჳ 花、杨柳多著称。 格局,尚存八角亭和园中的一段墙,通过亭子上印
温州分巡道高其佩,号且园,是指墨画家,爱好花 如园即今位于谢池巷的“池上楼”。邑人张瑞溥, 有特殊纹路的瓦片和墙上镂空的精美砖制窗花,依
木,植树造园,以其号命名。全园占地约 1 公顷, 道光年初(1821 ~ 1830)任湖南粮储道,辞官返里, ӧᅍჳ 稀可辨当时于园的雅致。吕家后代大多在国民政府
结构紧凑,假山、水池、亭台、廊榭,布局合理。 在池上楼遗址觅得此地,总约 0.67 公顷,临池建屋 又称兰芬厅,旧址在马宅巷,门对松台别业, 有关部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失业赋闲在
有且园十景,即剜绿轩、衔远山亭、筠廊、藤花径、 3 幢,取名如园。该园门对青山,碧水溶溶,山色 清咸丰年间(1851 ~ 1861),贡生陈锵所建。园 家,因无收入来源,陆续变卖家产,搬出祖屋,花
亦舫、养竹山房、小春草池、莲勺、梅花书屋、松 拱门,门上刻有“水光连岸碧,山色到门青”的联语。 地面积约 1 公顷。后因家境破落,一部分典给了 园就此凋敝。
花石斋,乾隆、嘉庆间数经修建。有巡道韩克均《且 园内假山耸立,奇石屹塔,回廊相接,直通飞霞山馆。 光绪九年进士、京畿道掌印御史徐定超(1845 ~
园种花记》刻于小石置园内。历任巡道对该园颇多 馆内有嘉庆进士、安徽全椒人吴鼐撰联:“春草池 1918)居住,故又称徐宅大屋。兰亭内有蔡元培题 љြ
称颂。有李銮宣诗句:“万树绿扫天,一泻绿洗池。” 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清文学家梁章鉅楹 联语:“御史楼台高万丈,柬管祠宇壮千秋。”园 俗称黄群花园。黄群早年留学日本,1911 年返
方鼎锐诗:“且园名胜冠东瓯,铁岭高徐各创修。 联:“楼阁俯城隅,一角永嘉好山水;风流思太守, 中最胜处为后花园,湖石花坛精巧自然,古木婆娑 里后,在松台山下落霞潭畔兴建松台别业,面积约
添种梅花三百树,任教仙史恣夷犹。”郭钟岳诗:“且 千秋康乐旧池塘。”还有“青草轩”、“怀谢楼”、 浓荫蔽日,池水清澈山光倒影。它与依绿园、松台 1 公顷,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此园与籀园南北相
园花草总精神,何处重寻且道人。后李前秦名望重, “十二梅花书屋”等景观,风光秀丽。 别业互成犄角。 望,落霞潭边的长廊,一排绿色瓦砌的花窗,图案
又听退叟颂新声。” 各异,进门紫藤花棚,老藤盘曲,园后有假山奇岩,
ᙛჳჳ Ⴟჳჳ 夕阳西沉登临其上,风光明媚,顿觉心旷神怡。园
Ფჳჳ 又名曾宅花园,为清道光年间(1821 ~ 1850) 于园是清光绪年间(1875 ~ 1908)举人吕渭 中植有梅花、梨花、菊花等多种花木,其中一片柑
在九山河北岸。原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 邑人曾佩云、曾裔云兄弟所建,取怡然自得之意。 英(字文起)所建,俗称吕宅花园,位于纱帽河(现 橘林,系黄氏从日本引回的无核良种。该园虽属私
是邑绅曾唯、曾儒璋兄弟的私宅花园,名依绿园, 遗址在今松台山山麓松台大厦的位置。怡园系著名 纱帽河 44 号为吕宅正门处)。园名以清代诗人袁 有,却一直供人观赏,后为温师院的一部分,今已
两兄弟自称“依绿园主”,著有《依绿园诗集》。 画师项维仁吸取苏州名园建筑精华精心设计,布局 枚的“诗人重友于”之句而得名。房屋共三进,天 全部拆除。
1908 年,朴学大师孙诒让逝世,为了追念孙先生的 别具匠心。园内假山池沼,小巧玲珑,陈设布置富
学术贡献和办学功绩,温州文教界人士倡议建园立 丽堂皇,回廊花径迤逦多姿。园中建有西爽楼,登
祠纪念。1912 年,购曾氏依绿园址建籀公祠,以孙 楼四望,城郊各山尽收眼底。还有水榭、听鹂馆、
第二节园现代公园
先生号籀庼,改名籀园。1915 年 5 月,籀园创办了 风到月来亭等景,雅丽别致。园内有绣球一树,三
温属联立图书馆,惯称籀园图书馆。园内有籀公祠、 月花开,满园遍架。其次是桂花、小菊花等。20 世
服膺轩、藏书楼和亭榭等,花木葱翠,四季芬芳。 纪 90 年代中期被拆除。 境内有 16 座公园,其中山体公园 9 座,现代 ࡾྏბ܄ჳ
其中,以楝木花景最著名,三、四月间,花开满园。 公园 7 座。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温州市政府 江心屿古时为两个小岛。唐咸通七年(866),
园临九山河,河边有月洞门,给人“洞天月色独苍茫” ؽՎჳ 陆续投入 30 多亿元,规划建设十大城市公园,其 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院。十年,建造江心东塔。宋
之感。大门口青石匾额刻有 " 籀园 " 二字,系清末 原名养素园,故址在东公廨附近,是明、清旧 中位于鹿城区内 8 个,有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 开宝二年(969),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建有西塔。
南通状元张謇所书。1987 年,市政府拨款维修。 府署所属的花园。清道光十三年(1833),刘煜任 性的海坛—华盖—中山公园,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
温州知府时,在此增屋堆石,补竹栽花。内有阅音 综合性的九山——松台公园,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 曾驻跸普寂禅院。绍兴七年(1137),僧青了奉诏
ᇛᅍჳ 堂、碧净玻璃舫、味无味斋、九折廊、墨池、品雪 念性的翠微公园,具有融自然生态与休闲度假于一 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
俗称周宅大屋,原址在谢池巷,占地 1.13 公顷。 龛、笔峰堂、转玉洞等八景。光绪年间(1875 ~ 体的现代化的江心公园,具有绿地与水上游玩相结 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
嘉庆年间(1796 ~ 1820),屋主张仙山因赌场失意, 1908),知府王琛重加修葺,更名二此园。“二此” 合的滨水型的汇昌河水上公园,以水文化为主题的 1974 年,“江心屿扩建工程指挥部” 成立,
把大屋卖给殷户周雨生,经周家后代周宝生等精心 语见《孟子》:“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 滨水型的中央公园,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开放型 原来只有 4 公顷的孤屿,逐渐扩建到 71.37 公顷。
修复。大屋纵深五进,每进正屋七间,边置轩房, 乐也。”园内有印月池,仿照西湖三潭印月。池上 的世纪广场,以高科技游乐与山地游憩相结合的城 新建了小飞虹、盆景园、花柳古亭、湖中湖、情人岛、
第三进起正房两层楼房,走马楼回廊,相互衔接。 竖一石碑,镌刻“池照月,月印心,光明地,不染 市公园。至 2003 年底,大多工程已竣工对外开放, 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综合性游乐场等。
道坦 30 个,还有演戏的厅堂,大屋最后一进建有 尘”12 个大字。旁有百年历史的古榕树,树下有一 有的正在加紧建设。 2000 年,启动实施江心屿西段开发,建设江心
西园。占地面积 39.15 公顷,自东至西,分别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