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1 - 《鹿城区志》
P. 551
. 442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九 水 利 . 443 .
过去 700 米左右),岸线长 12.72 公里;市区闭合 遇标准堤塘 11.74 公里,其中仰义段 5.12 公里、双 长 2.32 公里,2000 年 7 月竣工,总投资 855.7 万元。 面高程 6.5 米,全透空式桩基梁板(600 余根钢筋
区,西中央涂塘尾的木材集团沙、石子码头经北江 屿段 4.17 公里、黎明段 2.45 公里,合计占应建标 经区划调整后,2002 年 3 月,吟州东江沙 1.1 公里 水泥桩作支撑)结构防洪堤 996 米;阶梯式观光、
塘塘头(杨府山涂处),至桃花岛新堵口塘,堤线 准堤的 85%。 50 年一遇工程开工(包括吟州水闸和水闸两侧连接 亲水平台合 1 座;新建浮码头 11 座。该工程是以
长 18.13 公里。 防御洪水为主并结合城市建设、景观建设的综合性
七都江堤,有内外两堤。内堤俗称“官塘”, ͂̽ ୍၂მѓሙ֭ดࡹഡ 公益工程,分两标段于 2002 年 9 月开工。工程决
建于清初,基本成为岛上交通道路;外堤经多年 1994 年 8 月 21 日第 17 号台风,使鹿城沿江堤 算投资 1.07 亿元(不含码头拆迁周转、绿化、填土、
修建,至 1950 年 10 月,建成环岛泥质土堤,全长 塘决口 71 处,损坏 8.7 公里,其中 20 年一遇标准 景观等投资)。三期工程规划西起安澜港区东端,
17.8 公里,自成独立闭合区。坡度均为 1 ∶ 1.2, 堤 5.7 公里,土塘 3 公里,在建的双屿营楼桥村 1.3 东至杨府山会展中心(煤气码头),堤线全长 6.06
防洪能力低于 5 年一遇。 公里标准塘几乎夷为平地。七都岛被潮水淹没。省、 公里。建成后,将形成约10.95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20 世纪 50 年代初,在杨府山江堤塌陷严重的 市水利部门指示,标准堤塘要按50年一遇设计建设。 杨府山Ⅱ级 100 年一遇标准堤工程 西起杨府
地段,抛石保滩,其他一般堤段进行培修加固。在 是年对杨府山涂 2 公里和营楼 1.3 公里即按 50 年一 山煤气站,东接桃花岛,全长 2.66 公里,为土石混
蒲江乡的三十六村、十八家、筲箕涂等堤段内另筑 遇标准加高加固。当年修复 17 号台风水毁堤塘工 合坝结构,与江滨路堤同时建设。工程堤顶高程 6.5
新堤。1956 年、1960 年,东门造船厂以下江堤经 程 5.71 公里,鹿城工业区堤顶高程达到 8.85 米, 米,堤顶宽 6 米,防浪墙顶高程 7.5 米。还建有涵
在建的七都岛标准堤塘(2003 年) 孙博浩 / 摄
培修加固,堤脚外涂普遍种上咸青,长满野草,堤 顶宽 3.5 米;其他堤线顶高程 8 米,顶宽 3 米。50 段),于 2003 年元月竣工。至此七都环岛 50 年一 闸一座,采用钢筋砼箱涵式结构。工程决算总投资
内外坡则种上茅草和爬根草,成为质量较好的堤段, 年一遇标准堤塘已初具抵御台风大潮的能力,并经 遇的标准堤建成 4.1 公里,其余 13.3 公里为 20 年 6135.4 万元,于 1997 年 10 月开工,2001 年 9 月完
三年困难时期江堤被放牧、开垦,遭到人为破坏。“文 受1996年8月8号台风(瓯江最高潮位6.98)的考验, 一遇标准。 成,建成后围涂面积 60 公顷,为温州市区发展拓
化大革命”期间,管理放松,隐患增多。1978 年冬, 达到挡潮安全允许越浪的标准。 展陆域面积,为工业商住及公建发展提供补偿用地。
仰义公社前京大队新建 1.3 公里堤塘,并在堤外坡 1997 年 10 月,省政府计划用 3 年至 4 年时间, ̾̽̽ ୍၂მѓሙ֭ࡹഡ 桃花岛 100 年一遇标准堤塘工程 桃花岛前身
种植了青皮竹,杨府山涂 3500 米江堤内外坡栽 建成浙东千里标准海塘。1998 年 1 月 28 日,鹿城 市区沿江防洪堤工程 从卧旗山经杨府山北江 为东中央涂围涂造地工程,因围垦后栽了许多桃树,
种了剑麻等护堤经济作物。 区标准堤塘建设指挥部成立,负责仰义、双屿农村 塘头,至桃花岛新堵口,规划建成全长 12.5 公里 每逢桃花盛开时节招徕游客观光采风,被称为桃花
除城区段外,境内其余的土质堤塘多年受台风 标准堤塘建设,即从渔渡至卧旗山 9.52 公里,其中 100 年一遇的防洪堤线,概算总投资 21 亿元(不含 岛。该堤西连杨府山标准塘,东接蒲州堵口工程,
和大潮袭击,毁坏甚重。1990 年开始,将标准堤塘 包括洞桥制革区 1.3 公里、屿头制革区 0.13 公里、 拆征费用),分三期建设,计划 2008 年竣工。一 堤坝大部在老堤上修建,全长 1.47 公里,系土石混
建设列为“八五”期间重点工程,从沿江东西两翼 温化码头 0.44 公里 3 个缺口。1998 年,完成卧旗 期工程以翠微山西面木材集团的沙石子码头(东瓯 合坝结构,与江滨路同步建设。该工程堤顶高程 6.5
建造标准堤塘,逐步内延,分期实施。 山至岩门 3 公里加固加高工程及屿头、温化码头两 大桥中心线以西 86 米处)为起点,到郭公山勤奋 米(黄海),堤顶道路高程 6.5 米,防浪墙顶高程 7.5
处缺口闭合工程;1999 年,完成仰义渔渡至太山 5.12 水闸的西下游翼墙止,全长 1.57 公里。设计潮位 5.66 米,顶宽 6 米,堤顶沥青护面。1999 年 12 月 25 日
̿̽ ୍၂მѓሙ֭ดࡹഡ 公里加固加高工程;2001 年,完成洞桥制革区 1.38 米,属桩、基梁板架空式结构防洪堤,底板为钢筋砼。 开工,2001年9月23日完成,工程决算1475.29万元。
在仰义段 3.4 公里、双屿段 1.2 公里和黎明段 公里新建工程,实现农村标准堤塘的全线闭合。 工程包括景观建设总投资 1.7 亿元。2001 年,划分 该工程是温州城市防洪封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
1.74 公里建设标准堤塘,总造价 270.3 万元。按 西向义屿 50 年一遇标准堤闭合区 作为温州 3 个标段施工,除一标段还有 42 米未建成,其余 1.54 接保护温州城市中心区,并促进桃花岛围垦的 40
1989 年《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渔渡、后京、 市首个海塘项目,工程分仰义段、仰义制革段和岩 公里在 2002 年上半年竣工。二期工程西起解放路 公顷土地的利用。
前京、岩门、屿头等堤塘定为Ⅲ级堤塘,设计频率 门、前江段,总投资 3644.78 万元,于 2002 年 10 口,东至安澜港区东端,Ⅱ级堤防标准,设计堤顶 七都岛 100 年一遇标准堤建设 2002 年 11 月,
为 10 年一遇,选定堤塘顶宽 3 米,堤顶高程由设 月竣工验收。仰义段工程全长 5.12 公里,有水闸 6
计潮位加超高,不计风浪爬高,定为 5.62 米(黄海)。 座,涵洞 3 座,属于标准堤扩建工程。确定堤顶路
此高程已达 20 年一遇的规定标准。渔渡段和岩门 面高程为 6.12 米,防浪墙顶高程为 7 米,顶宽 4.5 米。
第二节节保滩围垦
段先后于 1993 年建成。杨府山段于 1995 年建成。 仰义制革段工程全长 1.35 公里,塘顶高(含防浪墙)
七都岛在 1991 年对吟州村东江沙堤塘 1.26 公 7 米(黄海),顶宽 5 米。岩门、前江段工程长 3.1
里、上沙村老涂北堤 650 米进行加高加固;1992 年 公里,有涵闸 6 座,堤顶路面高程 6.12 米(黄海), ࡾྏბຶफ़ 挖湖、造园、建桥、盖亭。1979 年 12 月,又投入
春,又开建上沙村 1.8 公里 20 年一遇标准堤。1994 防浪墙顶高程为 7 米,顶宽 4.5 米。 江心屿最早面积仅 8.2 万平方米,后寺僧在涂 165 万元扩建。1980 年和 1981 年,在西北端抛石
年 17 号台风后,加快建设,至 1997 年底,建成环 七都岛 50 年一遇标准堤建设 从 1998 年开始, 滩围垦种草种粮,逐渐扩大至 10.05 万平方米。 筑堤 2.6 公里,堤顶吴淞标高 6.6 米,填土 26.89 万
岛 20 年一遇(两面光)的标准堤 17.4 公里,形成 在 20 年一遇的基础上扩建提高至 50 年一遇标准堤, 1960 年,在北岸抛筑小型护岸丁坝。1971 年, 立方米,挖土 26.76 万立方米,又围垦了 6.28 万平
闭合区。 吟州段 4 公里先行。该段江堤高程 7.08 米(吴淞), 先后抛筑石堤 3.8 公里多,致使江心屿西北首逐渐 方米,作为江心公园的绿地,扩大景区。由于瓯江
鹿城区 20 年一遇农村段堤塘,经裁弯取直后 选定东段(百三下)防浪墙顶高程为 9.4 米(吴淞), 淤积了大面积江涂。1974 年至 1978 年,利用西北 河道变迁,港口整治,江心屿西北面沙带的泥沙还
为 13.7 公里,至 1995 年,基本完成省定 20 年一 北段(吟州)防浪墙高程为 9.1 米(吴淞)。工程 首沉积沙洲围垦 3.13 万平方米,扩建江心公园, 在不断地淤积伸延,与新涂连成一片,使江心屿西
北部继续扩大。1990 年,江心西园开发有限公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