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5 - 《鹿城区志》
P. 555

. 44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十九 水  利       . 447 .




 167.4 立方米 / 秒。最高水位上游 5.93 米,下游 6.46  游 2.56 米,下游 -0.35 米。内河控制水位,梅汛期  换成钢筋混凝土板梁门,1987 年,重置钢筋混凝土  止河道淤积,及时排泄戍浦江洪水,蓄存淡水,以
 米,最低水位上游 2.56 米,下游- 0.37  米。内河  和台汛期均为 4.8 米,相应塘河蓄水量为 3680 万立  板梁门。受1994年17号台风袭击,管理房严重受损,  满足农田灌溉、乡镇供水及 50 吨级内河船的通航
 控制水位,在梅汛和台汛期均为 4.8 米,相应蓄水  方米,内河警戒水位 5.0 米(吴淞),是温瑞塘河  1996 年,予以修理并更换了陡门止水橡皮。1998 年,  需要。该工程于 2003 年 9 月底开工。建成后,将
 量 3680 万立方米,排水总面积 312.2 平方公里。该  排水入江的最大水闸。排涝、蓄淡、灌溉受益农田  投资 13.14 万元重建管理房。  成为鹿城境内一大型水闸。
 闸排涝、灌溉面积 11605.8 公顷。  11605.8 公顷。工程于 1963 年 2 月动工,1964 年 7
 1952 年 12 月,开建陡门外浦裁弯取直工程,  月竣工,总投资 80 万元。勤奋水闸的闸门,原靠  ௰ᇜඣᅃ          ݖԯᅃ
 于 1953 年 5 月完成,增加陡门排水量 40%。1959 年,  手工除锈油漆防腐,1979 年 5 月,对钢闸门进行喷  位于中、下蒲州之间,于 1956 年 7 月建成受益,  广化船闸闸位于浦桥河,分内外两闸。两闸之
 改人力通天式木插板闸门为螺杆式木板梁门,1962  砂除锈防腐处理。该水闸主要是排泄三溪诸水,减  总投资 4.99 万元。水闸 4 孔,总孔净宽 12 米,闸  间,河长 235 米,作为闸室。1966 年 8 月始,规定
 年,改为电动螺杆式钢筋混凝土板梁式闸门。1963  底高程 -0.18 米(吴淞),孔高 4.5 米,设计过闸        逢古历每月初一、初二、初三、十五、十六、十七
 年春,又进行陡门修建工程。  流量为 120 立方米 / 秒,由于上游河道不配套,实                     的 6 天候潮时间开放外闸,以供船只、木排、竹排
              际过闸流量为8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1605.8公顷,                      等通过。2000 年,结束了通船、木、竹排之功能。
 ৓ૼඣᅃ         主要用于排涝,排水总面积 355.7 平方公里。安装                        该水闸原为古闸,当代内外两闸闸门均改为钢筋混
 黎明老闸闸原称上陡门,1962 年 10 月建成,  电力螺杆式启闭机 4 台,启闭力为 20 吨。直接受          凝土插板,灌溉面积 9671.5 公顷,最大排水量 48
 总投资 45 万元。闸址基础为岩石,水闸计 5 孔,  益粮田 2829.88 公顷,每年增产 59.29 万斤。      立方米 / 秒。2001 年,在广化水闸外 200 米处新建
 每孔单宽 3 米,闸孔总净宽 15 米,孔高 4 米,最  因海漫设计欠长,受冲刷发生严重崩塌,采用             一座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单孔宽度 7 米的梁式钢板
 大过闸流量 148 立方米 / 秒。闸门顶高程 5 米,闸  加长海漫并增筑钢筋混凝土堰槛一条,又在其下游          闸板,启闭机为油压式,闸底长度 10 米,高程黄海
 底板高 1 米(均为吴淞基面),内河控制水位:梅  抛石固基。1988 年,中央涂堵坝后,造成水闸下游            0.5 米,闸箱涵室 23.2 米,消力池高程为 1.23 米,
 汛、台汛均为 4.8 米。闸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梁门,  勤奋水闸(1998 年)                                  孙守庄 /  浦道淤积,又加1992年下游设置未封闭式的垃圾场,  消力槛 0.73 米。整个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箱
 启闭机为电动螺杆式,启闭力 20 吨。  轻该地区的内涝,免除市区主要蔬菜产区受淹,辅  严重影响水闸排涝能力,浦道急剧淤积,于 2000  涵顶部是江滨路主车道路石,造价 1100 万元。
 黎明新闸闸位于上陡门大桥下游约 120 米处,  助温瑞塘河减轻积涝,并可增加内河蓄水量 530 万  年 12 月进行移建。    黎一(三十六)过船闸闸位于原城郊乡三十六
 距老闸下游约 800 米。新闸计 2 孔,每孔净宽 8 米,  立方米。                           地方,闸河长 24 米,闸宽 4 米,高 5 米,双闸电动式,
 共计 16 米。孔口高度 7.3 米,闸底板高程为 -1 米。  ඐ௵ࡾފ१նᅃ                       启闭机动力为 2×6.5 千瓦。该闸建于 1967 年 12 月,
 顺水流方向,闸室长 16 米,闸室公路桥面顶高程  ࿻૊ඣᅃ  戍浦江河口大闸枢纽工程,位于戍浦江汇入瓯           造价 10 万余元。1982 年 6 月再修建,造价 20 万元。
 6.7 米。闸室总宽度为 22 米,其中 2 孔 16 米、中  位于双屿镇风门河,岩石基础。该闸 3 孔,孔  江的河口,系泽雅水库的配套工程。该工程概标总  建闸以前,原为绞坝站,每日进出船只约 100 余艘,
 墩厚 2 米、边墩底厚 2 米(顶厚 1.2 米)、闸底板  总净宽 9 米,孔高 4.2 米。闸门顶高程 5 米,闸底  投资为 1 亿余元,包括挡潮闸、通航设备(升船机)、  全年净收入 5 万余元。
 混凝土厚 1.5 米,上下游端设深 1 米的混凝土齿坎。  板高程 1 米(均为吴淞基准面)。闸门为木平板结  挡潮江堤等建筑物,主要任务是抵御瓯江潮水,防
 闸室上游设交通桥一座,净宽 6.2 米,厚 0.4 米。  构,启闭机为人、机电动螺杆式,启闭能力为 15
 主闸门下游设一道检修门槽。主闸门为二扇共计  吨。设计最大过水能力为 121.5 立方米 / 秒,排水
 33.21 吨重,为 8×6.8 米平板钢闸门,为卷扬式启  总面积 120 平方公里。水闸最高水位上游 5.2 米,  第五节节防台抗灾纪实
 闭机启吊。启闭机室和管理房共计建筑面积 419.6  下游 6.46 米,最低水位上游 2 米,下游 -0.37 米。
 平方米。该工程于 2000 年 1 月开工,2003 年 10 月  该闸于 1961 年动工兴建,1963 年 3 月竣工,总投  ̾͆̈́ͅ ୍ٝ෻
 竣工验收,总投资 2950 万元。  资 13.7 万元,挡潮、排涝、灌溉面积 1073.87 公顷。  1987 年,7 号台风在永强登陆,台风中心穿过  ̾͆͆́ ୍ॆᄙ
 岩门水闸是仰义水库灌区配套工程之一。1961  市区,市区最大风速为 35.9 米 / 秒,风力超过 12 级,           1994年8月21日22时,遭第17号台风正面
 ౗ٹඣᅃ  年 1 月 16 日,与水闸配套的上游河道裁弯取直工  还有强降水,温瑞塘河产生 8392 万立方米地面径流。  袭击,全区损失惨重。8 月 23 日,区府落实 30 万
 原称海圣宫陡门,坐落于郭公山西麓的岩基上。  程全面开工,全长 376 米,宽 12 米。水闸上游河  在降水之前,采取预排预泄措施,勤奋水闸、灰桥  元修复杨府山涂堤塘等资金,30 日,落实 15 万元
 该闸共 2 孔,孔宽 8 米,总净宽 16 米;闸底高程  道紧接石钟山翻水站,西连仰义水库,向南伸延至  水闸、黎明水闸共预排塘河水量 1438 万立方米,腾  用于仰义、双屿修复水毁工程资金。至春节前,共落
 为吴淞标高 1 米,闸身高 6 米,为钢平板梁式闸  温瑞塘河。1978 年、1979 年先后在灌区开挖了约  空河道蓄水量,接纳洪水削减洪峰。在排洪除涝中,  实水毁工程修复资金 320 万元。10 月 11 日,召开全
 门。启闭设备为电动卷扬机,配 2 台 7.5 千瓦电动  13 公里的主河道,并拆除阻水桥梁,砌筑了重点河  3 坐水闸共泄洪排涝 4679 万立方米,占温瑞塘河排  区生产自救会议,落实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农村堤
 机,启闭力为 2×10 吨。过闸流量为 175 立方米 /  岸,增设了提灌设备,提高了排涝抗旱能力。1979  洪量的 46.8%。台风前预排预泄,使塘河水位下降  塘按 50 年一遇的标准建设,杨府山涂 2 公里、营
 秒,排水总面积 335.7 平方公里,日排水量为 1246  年,出现罕见的干旱,启闸引瓯江水入河灌溉达 33  3.63 米(包括其他水闸共预泄 4560 万立方米),大  楼 1.3 公里的堤塘即按新标准加高修复。
 万立方米,排水能力按 10 年一遇标准设计。闸址  次。该闸以排为主,排提结合,引蓄兼顾,对灌区  大减轻洪涝灾害程度。
 最高水位上游 5.93 米,下游 6.49 米,最低水位上  的农业丰收起很大作用。1983 年,该闸门板由木板           ̿̽̽̿ ୍ٝ෻
                                                                    2002 年 9 月 7 日晚,第 16 号台风“森拉克”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