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2 - 《鹿城区志》
P. 602

. 49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二十 工  业      . 495 .








                                                   第十节节纺节织                                                                                                              第十一节节文教用品




                鹿城纺织业历史悠久,东晋、南朝时,育蚕                            128万元。100万元产值以上的企业有温州市色织厂、                                                唐代温州蠲纸遐迩闻名,  宋至和年间(1054                       立6家街办文教用品厂,职工261人,产品有铱金笔、
            一年可八熟,“夜浣纱而旦成布者,名鸡鸣布”,                             温州市环南针制厂、双屿羽绒厂。                                                       ~ 1056)列为贡品。宋代,毛笔、油烟墨享有盛名。                        计算尺、砚台、墨水精、三角板、羽毛球等。1985
            养蚕繅丝、绩麻纺织技术已有一定水平。宋元间,                                1992 年,全区纺织企业有 94 家,总产值 7311                                       明清时,有屏纸、切花笺等土纸。民国初年,有著                            年,文教用品厂发展到 32 家,工业总产值 424 万元。
            棉花传入种植,以古老脚踏手摇木纺机纺制土纱,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 759 万元,创利税 479 万元,                                          名笔庄钱中选、钱一中、章进元等 8 家。钱中选笔                          1985 年 11 月,温州皮纸厂开发成功木炭素描纸、
            也有棉类纺织。                                            印染布 672.19 万米。其中,针织企业有 73 家,占                                         庄产品曾送杭州万国博览会展出。民国28年(1939),                       彩色粉笔画纸。
                清末,近代棉织业传入境内。光绪十六年                             78%;年产值 100 万元以上的 15 家,针织企业就                                          翁来科等在垟儿村办大明印刷拖蜡部,始产铁笔蜡                                l992 年,全区有文教用品厂 57 家,职工 1148 人,
            (1890),徐柏屈在道后关帝庙,创办织锦学堂,                           有 12 家占 80%;总产值 3970 万元,针织企业占                                         纸。民国 37 年(1948),朱子取在龙泉巷开办大                        工业总产值 l978 万元,税利 l45 万元,出口收购值
            教授织布技术。                                            65%。                                                                  成造纸厂,机器打浆,手工制白报纸,1949 年 8 月,                      l57 万元,产值在 100 万元以上的有华立制笔厂等 2
                民国 2 年(1913)年,青田人杜师预在县学前                          全区最大的针织企业是五星羊毛衫总厂,1989                                             首次机制成功白报纸。                                        家。
            魁星阁创办西门泰布厂,此后,境内棉织业有较大                             年产值达到 3229 万元。建厂较早、影响较大的是温                                                50 年代,境内先后建立温州毛笔厂、文教用                             2003 年,全区文教用品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人
            发展。至 37 年,境内大小布厂 134 家,织机 2281 台,                  州色织厂,其产品“大鹏”牌沙发布、线毯获第二、                                               品厂、文体用具厂,生产毛笔、复写纸、墨汁、                             可工贸有限公司、鹿城光明文教用品厂、新亚文具
            其中动力机114台,提花机159台,手拉木机2008台,                       三届“最佳温州货”称号;1989 年在上海被评为“消                                            红蓝墨水、计算尺、砚台、染色纸、订书针、图钉、                           有限公司、正大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等 30 家,主要
            从业 4528 人,年产棉布 31 万匹。主要产品有元线                       费者信得过产品” ;1990 年获上海中国纺织品展览                                            标本模型。                                             产品有水性笔、圆珠笔、钢笔、铅笔、水彩笔、笔
            呢、锦纶呢、甲条叽、克司米、南通条、格夫绸等                             会金质奖。                                                                     境内最早的民办文教用品企业是 1958 年,创                       袋、橡皮擦、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文具盒、
            20 余种,产品销温州各县及福鼎、浦城、龙泉等地。                             1998 年,纺织业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                                          办的城东文具厂,职工共 77 人。至 1976 年相继建                      书包及办公用品系列,产品销往欧洲、美洲、中东
            至 1949 年,境内有棉织厂 165 家,棉布产量 1276                    企业有 4 家,工业总产值 5896 万元,产品销售收
            万米,产值 341 万元。                                      入 4416.3 万元,主要企业有温州市荣星集团、温州
                1951 年,荣属毛巾厂、自力毛巾厂、东南福利                        市商标织带厂、温州市东风袜厂、温州市色织厂。
            毛巾厂、海坦福利麻袋厂等 4 家民办纺织企业出现,                          1989 年,“荣星”牌提花腈纶童衫两件套被纺织工                                                                                ֻ໴ᅣࢫሁ౵۽ြ
            后又陆续新建温州毛纺织厂、丝厂、绸厂和棉纺织                             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荣星”牌腈纶背心连衣裙被
            厂等,成为境内纺织业的骨干。20 世纪 60 年代前                         评为浙江省行业优良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省、市属驻鹿城                              1978 年改革开放,区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期,始产毛线、棉纱,棉纺、织始配套,毛纺工业                                2003 年纺织业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企
                                                                                                                                     区境内的工业企业发展概况。                                     发展迅速。国营、集体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加快技改,
            初步形成,传统丝绸也有所恢复。民办纺织企业已                             业有 2 家,工业总产值 5926.2 万元,产品销售收
                                                                                                                                         温州鹿城地处东海海防前沿,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发新产品,继续处于优势地位。90 年代,随着民
            发展到 15 家,其中包括棉织布厂、纺纱厂、梳棉厂、                         入 5198.8 万元。
                                                                                                                                     成立初至 1981 年国家对温州的投资仅 6.55 亿元,                     营经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迈进,国营、集体企业原
            拼线厂、毛线厂、麻纺厂和针织厂,年棉布(土布)
                                                                                                                                     驻区工业其前身大部分系新中国成立初至 20 世纪                          有的体制弊端逐渐凸显。电子、化工、机械、制革、
            产量曾达 113 万米。70 年代~ 80 年代,境内纺织                         ఒြ࿊ࢺ
                                                                                                                                     70 年代末上调的民办厂(场)。                                  塑料、食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相继出现亏损。
            业大发展,原有温州棉织一、二、三、四厂外,兴                                浙江凯恩商标织带有限公司司驻富士达路 15
                                                                                                                                         1967 年底,境内累计有 76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5 年,温州市政府对连续严重亏损的温州电
            建市纺织研究所、合成纤维厂、呢绒厂、印染厂、                             号,始创于1982年,资产总额2780万元,员工135人,
                                                                                                                                     成立前留存下来的企业与民办厂(场)上调转为国                            镀厂率先实行买断改制。1996 年,陶建行业也因经
            无纺布厂、针内衣厂、袜厂、羊毛衫厂等。纺织业                             主要产品“凯恩”(KING)牌印刷用商标带、织带、
                                                                                                                                     营或合作社,成为部、省、市属驻区企业的雏形。                            营不善被迫解散下属企业,职工分流。2001 年,全
            新产品大量开发,产量为历史最高水平。                                 服装辅料。占地近 6 万平方米,拥有中外合资凯得、
                                                                                                                                     至 70 年代末,逐步形成了机械、化工、医药、轻纺、                        市国营、集体企业按照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选
                1985年,鹿城区街有纺织业44家,职工3255人,                     湖州凯恩涂层有限公司。产品系国家专利产品,先
                                                                                                                                     食品、造纸、制革、塑料、工艺美术、陶建、家用电器、                         择了合理的改制形式。至 2003 年底,部、省、市
            工业总产值 1667 万元,税金 144 万元,利润总额                       后获得国家级新产品、火炬计划实施项目及科技进
                                                                                                                                     低压电器、电子仪表、冶金、造船、电力等现代工                            属驻鹿城企业,绝大部分进入改制,通过建立现代
                                                                                                                                     业体系。                                              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强弱兼并,资产授权经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