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0 - 《鹿城区志》
P. 890

. 77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二 军  事        . 771 .




 理的问题。2002 年,区政府进一步完善进藏兵优待  教育,广大适龄青年踊跃掀起参军热潮,年年出色  不称霸”号召,掀起大规模群众性人民防空工程(简  质量第一”的方针,使用面积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
 政策,并完成征集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的征兵任务,而且 19 年无退兵,无责  称民防工程)建设,共挖掘防空洞 761 个,可容纳  至 1990 年底,全区累计使用民防工事20625平方米,
 1984 年~ 2003 年,广泛开展依法服兵役的宣传  16273 人;防空壕 1063 条,可容纳 52192 人;隐蔽  占整个民防工事总面积的 27%。使用项目有游艺娱
              部 105 个,可容纳 2365 人。1973 年到 1979 年,温               乐场所、商场、旅馆、仓储、加工厂及种植场、养
              州市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民防城镇,组织专业队伍,                            殖场等,使用单位从 1980 年的 12 个增加到 72 个。
              开展以山地坑道工事为主的永久性工事建设,以地                            1990 年 ~2003 年,总营业额(产值)约 2212 万元,
 第三节节预备役
              方、集体单位自筹资金和社会基本建设投资为辅。                            纯利润 84.23 万元,人防部门收取有偿使用费 82.29
              1980 年以来,主要进行工程的改建和加固改造。至                         万元,多次被省评为“平战结合先进单位”、“人
 1985 年,全区实行预备役登记,对服预备役人  的技术人员,归第一类;28 岁至 35 岁的退伍士兵  1981 年 12 月,共构筑永久性民防工事 2532.93 米,  防工程维护管理先进单位”。
 员建立卡片和档案材料和分类、编目、归档、使用、  和地方专业对口人员,归第二类。  面积 7261 平方米。同时统筹考虑,逐步将民防建
 查阅等制度,专室存放,专档存档,专人保管,掌  2002 年,全区进行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统计和  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进行重点民防工程建设,使  ๙ྐഡീ
 握服预备役退伍军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为战时实  核对工作,基本上达到了数量清、质量清、变动清、  民防工事既具有战时功能,又具备发挥社会经济效  1956 年,设立通信联络站,安装了市内电话总
 施快速动员打下了良好基础。1998 年 12 月,新《中  分布清的要求。并在民兵整组的同时,调整预编兵  益的使用效能。至 1988 年,共构筑民防工事 76000  机。1972 年 8 月,装备了收报机、磁石总机、平台
 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又作修改,士兵预备役分为  员,落实预征对象工作。  余平方米,逐步形成以市属坑道式工事为骨干、各    通信机。1980 年 9 月,在市领导机关和有关战备单
 两类:28 岁以下的退伍士兵和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  单位民防工程为网络的民防工程体系。                    位安装了防空专线电话。1987 年,增设了无线收信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防系                        机、传真机、八一(C)电线电台、埋设通信电缆。
              统打开封闭保密之门,走改革开放之路。从 1980                          1988 年,供电电话总机改装程控交换机,对重要民
 ֻඹᅣࢫӬ൧ٝॢ     年开始,执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


                                               第三节节防空演习和教育
 第一节节防空组织


                  1954 年,温州市防空保卫委员会对群众进行防                       室又组织一次防空演习,演习课目是:组织指挥城
 2001 年前,境内人民防空工作由市人民防空办  通讯、警报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对公民进行人防知
              空宣传,加强防空教育。4 月,订立交通管制与灯                           市人口疏散,各专业队伍集结和战斗勤务、社会治
 公室负责,2002 年 2 月,设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受  识宣传教育和防空专业训练,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
              火管制办法,各单位制订群众疏散地区与路线。10                           安、灯火交通管制,紧急疏散城市人口 42933 人。
 区政府和区人武部的双重领导,负责全区人民防空  预案及相关保障方案,开展平战结合,发展人防经
              月 16 日举行第一次全市性防空演习。演习内容有:                             1984 年 6 月,在市第二中学、第十三中学和瓦
 规划和有关规定的制定,组织实施人民防空工程、
              拉放“预备警报”、“紧急警报”;发现敌机侵入                            市、百里两个小学,开展人防常识教育试点。1985年,
              市区,敌机投弹,民房被炸起火,群众被炸伤,处                            进行“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理定时炸弹等,参加演习的有 1700 余人。1957 年                      知识教育,在 1 所大学、5 所中学、4 所小学 93 个
 第二节节防空设施
              8 月,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创办《人民防空报》,9 月,                        班级授课,受教育学生 5300 人。1986 年 12 月 3 日,
              市人民防空指挥部举行防空展览会,参观人数达 10                          在市第二中学举行“三防”实地演练,内容有:穿

 ٝॢࣞБ  接收台、空情收讯台和防空音响警报器 10 台。到  余万人次。12 月,市人民防空指挥部举行示范性        戴防护器材,利用地形地物隐蔽防护,战地救护,
 抗日战争时期,温州曾设防空警报台,原设松  1983 年 9 月,境内共有 7.5 瓦防空警报 13 台,按  防空演习,参加演习的有消防中队、居民消防泵浦  进入防空工事隐蔽等。1987 年 4 月,在市第四中学
 台山,后移置府前街钟楼。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  照全国统一的警报信号报警。1984 年 4 月,温州首  队、居民防空纠察队、救护抢救队、桥梁抢修队、  举行“三防”军事知识竞赛。至 1990 年,共有 16
 广场钟楼顶上安装手摇防空音响警报一台。1955 年,  次研究成功液压式音响警报升降装置。1987 年,安  电线抢修队、检毒消毒队等 12 个单位,共 169 人。  所学校、122 个班级、6097 人受到“三防”教育。
 又在松台山安装一台 3.8 瓦手摇空袭警报器。1956  装防空警报器 14 台,音响可覆盖市区。  1970 年 1 月 30 日,全市人民防空演习,参加人员  1991 年 4 月 26 日在市第二中学举办了“三防”
 年,安装 7 台五匹马力的电动警报器,1962 年,市  20 万人,内容有人员疏散隐蔽、交通管制、专业队          自救互救观摩演练,演练内容有制作简易救护器材、
 区制高点安装自动报警器 8 台。空中情报由瑞安雷  ٝॢ۽ӱ  伍集中、防空纠察队到位等。                  自救互救方法、徒手运送伤员等操作。全区的中小
 达站、温州军分区、海军水警区等有关部门提供。  成立初期,为军事需要构筑简单坑道、防空壕,  1971 年 1 月 3 日至 5 日,组织全市性防空演习,  学“三防”教师参加了观摩。1992 年,区属中小学
 1971 年 3 月,警报器由原来 3.8 千瓦改装为 7.5  至 1956 年 5 月,境内共修建 394 个防空壕、69 个单  项目有组织指挥、警报信号通知,人员就地疏散隐  “三防”知识教育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共有 15
 千 瓦。1972 年 8 月, 又 增 三 台 5.7 千 瓦、7 台 3.8  人掩体,并建成半掘开式地下指挥工事一个。  蔽,动用人防工兵团 3 个连、运输车 30 辆、机动  所中学,131 个班级,6355 名学生接受了“三防”
 千瓦双翼警报器。1976 年 12 月,设无线电报信号  1969 年,响应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  船只 73 艘。同年 9 月 23 日,地、市人民防空办公  知识教育。1994 年,加强人防宣传,制定 4 项措施: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