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9 - 《鹿城区志》
P. 989

. 87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九 文化艺术         . 871 .




                凡是长远流传,人们经常应用的俚语,在艺术                              俚语种类丰富,有以数字的,如“一个人吹箫,
            上大都有共同点,一是它的譬喻拟象,是当地群众                             一个人捺窟”、“二亲家上茅坑”、“三粒板两条
            所十分熟识的;二是设喻贴切而生动。人们根据生                             缝”、“送四月把重五的节也做爻”、“重五日卖
                                                                                                                                                                           第六节章灯章谜
            活的感受和经验,运用确切的形喻与意譬,达到具                             菖蒲是短命的生意”、“六斤四挈手里走”、“七
            象与抽象结合,使得俚语所要表达的意识变得鲜明                             月半出世”、“老起八月的茄种恁”、“九子十三孙,
            可感,常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程度。设喻之                             死爻葬坟端”、 “十个个儿九个个”;有的与人名                                                   鹿城灯谜源远流长。1300 年前,永嘉郡守谢灵                       谜苑》,此二刊物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发行全国,
            妙,拟象之奇,托意寄情之自然和允当,有赖于想                             有关,如“讲一世的张阁老还休得张阁老姓张”、“黄                                              运有“别”字离合谜在民间流传。宋时,林灵素在                            在谜界影响颇大。1986 年,成立温州市职工灯谜协
            象和联想的丰富,夸张与讽刺。                                     翠英卖花三等三样”、“讲曹操,曹操就到”、“钟                                               温州府城应道观修道时,有“回道人”哑谜传说。                            会,汪德亨任会长,定期出刊《鹿衔草》,计刊出
                正直善良的劳动人民,有强烈的是非观念,面                           馗爷开饭店,断个鬼上门”;有以身体部位取名的,                                               南宋时,华盖山有“六桧堂”,以谐音戮秦桧,以                            79 期,被评为“功勋谜刊”。
            对丑恶和不健康的现象,感到痛心,敢于提出批评、                            如“头头会,厨厨饿”、“背弓起仰义的洞桥恁”、                                               明其志。明朝时,张璁死后,祠堂供桌有金漆香炉
            谴责。在俚语中,常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来表达自                            “脚翘起踏车架礌河里爻恁”、“肚膨里冲只手出”;                                               之谜。嘉靖间,孝廉陈德中梦得“凉不饮水,馆不                                ૚ᅣದ
            己的感情和态度。俚语受众对于各种夸张说法,不                             有与人的称谓有关的“外公爷抬轿银体面”、“娘                                                盖舍”拆为“京官”二字之谜。                                        曾子辉,青年时旅居上海。在上海《申报》举
            拘泥于字面,而是从实质上理解,即便变形大,甚至                            娘问生日冇日子”、“亲兄弟,明账目”、“阿侄                                                    鹿城的灯谜活动,实际上赖以拦街福继往开来。                         办的灯谜竞猜中,以猜中“张桓侯调查户口”猜唐
            “面目全非”,人们也能神领心会它的含意。事实是,                           问阿婶蒙映映”、“和尚问先生明朝还有个明朝”、                                               据清张泰青《瓯城灯幔记》记载:“每当高春日落,                           诗一句,谜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夺得第一名,

            运用艺术夸张,能使夸张对象更加鲜活、深刻、集中,                           “生胡人打死生胡人赔”。                                                          覆斗风轻。南油与西漆争燃,蜡凤烛龙并照。二分                            引起上海谜界的关注。
            更能显示出它的本质。                                                                                                               月白,锦尽灯笼;百尺云红,布皆火烷。恣秉烛云                                彭志川,1981 年至 1983 年任市工人文化宫灯
                                                                                                                                     游者烟视,趁踏轮之会者风驰。指降腊以评香,围                            谜组负责人和《瓯海谜花》主编。创作灯谜近 5000
                                                                                                                                     红灯而读谜。则夜市开而游人聚也。”至今温州年                            则,写有《猜谜知识》、《谜格浅读》等文章,还
                                                                                                                                     长者仍把猜灯谜叫“猜灯幔”。                                    汇编有《词牌名》、《水浒人名》、《三国人名》
                                                   第五节章歌章谣
                                                                                                                                         每年东门涨桥头、西门大桥头、南门头与朔门                          及《电视剧目》等射虎必备资料。
                                                                                                                                     街都有多家商店挂灯谜,谜仅数十,猜者摩肩,皆                                陆雨之,出生于书香门第,对古典文学有坚实
                ੠Ӭ૶ۣ                                           往往是先由一方用歌唱挑战,对方解答后,便唇枪                                                以店中商品奖给猜中者。清末民初传名的制谜人有                            基础。退休后更不遗余力从事灯谜的创作,作品典
                又称“瓯歌”,流行于鹿城,以温州方言演唱                           舌剑,一来一往。有时对方不限于答歌,反唇相向,                                               梅冷生、罗磊顾、杨阿永、吴志远、邹志洪、曾子                            雅清新,富有诗意,享誉全国谜坛。
            为主,富于生活色彩,反映人文风貌和人们思想感                             要这方接答。一唱百应,十分热闹。                                                      辉等人。传流的谜作有“琼琚、琼瑶、琼玖”(果                                苏绳武,早年在上海、苏州从事工艺美术工作。
            情,具有地方独特风格。在表现手法上,鹿城民歌                                撞歌多为七言句,但杂言也用得较多,迭相结                                               报三则),“禾黍花开馥满乡”(稻香村),“碧                            退休后返温,与梅冷生等时有唱酬,并从事灯谜
            以直抒胸臆为其所长,把要抒之情,要发之感,直                             合,灵活运用。撞歌一般都有和声,参加者多多益善,                                              草方萌蟾魄上,青萍半挂马蹄边”(煎),“信却                            创作。曾创作上千条灯谜及部分画谜,著有《盛
            接地道了出来,并运用各种相应的手法,抓住典型                             场面热烈。撞歌重在争奇斗胜,参加者尤为领唱人,                                               无人看落花”(讹),“日长月短”(門)等。此外,                          事诗踪》。
            事物,以此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有的民歌采用                             必须是对各种歌谣的唱法非常熟悉,对方出什么歌,                                               许多俚语谜尤为脍炙人口,如“抬着斗篼迎观音”(抖                              洪瑞钦,谜号洪流,自20世纪50年代从谜以来,
            对比手法,让事实通过对比来说话;有的民歌的手                             即答什么调,依调出歌。                                                           抖动菩萨),“子产攻隧道”(老鼠生儿打地洞)等。                          对灯谜颇有研究,曾发表《灯谜探源》、《对别解
            法是富讽于庄,似庄实谐,似此实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州市图书馆前馆长                          谜的看法》等谜论文章,并创作上千则灯谜佳作。
                鹿城民歌主要有生活歌、情歌、劳动歌、时政歌、                            ๠ᅣာ                                                                梅冷生首创其风,每逢春节、元宵、国庆节均举办                                冯孝聪,1963 年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期间,便
            仪式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多种形式,其优点是                                童谣又作“儿歌”,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知识性、                                             谜会,聚众猜射。                                          开始从事灯谜创作,退休后一直喜爱灯谜。多次组
            唱真情,道真话,不伪饰,不造作,为群体心声的                             思想性、趣味性三大类。知识性童谣指直接反映生                                                    曾子辉在公园路创办居民文化室,每晚都悬谜                          织全国性灯谜赛事的灯谜晚会、编辑校对谜刊《鹿
            自然流露。                                              活真实面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包括各种动                                                供人猜射,曾轰动一时。                                       衔草》,并创作数千灯谜。
                                                               物、植物和各种用物常识的短歌,帮助儿童认识和                                                    1957 年,柯国臻主持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后,召                           陈炳源,20 世纪 70 年代从事灯谜创作,曾发
                ሏᅣۣ                                            熟悉生活;思想性童谣,是指大人教给儿童的具有                                                集温州谜人,成立温州市业余灯谜小组,倡导灯谜                            表《红楼梦绝底谜之我见》等论文。著有《听樵阁
                对方对垒,阵线分明。其形式或暑天在溪河中                           描述时政、提炼人际关系、培养道德品质和知荣辱,                                               活动,坚持周末对外展猜,同时编印发行《白鹿文                            诗词》、《杂体诗概论》等。
            戏水,临时凑成两方,在榕树阴下,隔岸对唱;或                             明是非的教育题材;趣味性童谣指的是通过游戏活                                                虎》、《灯谜专集》等谜刊,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柯国臻,1957 年从谜,同时创建温州市职工业
            在牧牛时,分别在两山头,隔沟相对;或夏夜纳凉,                            动,让儿童一边作一边诵,在游戏中增加乐趣,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灯谜活动日益活跃,市工                            余灯谜小组,曾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名誉副会长。
            在庭院里分作两阵,短兵相接;或者冬夜,聚在火                             乐趣中增加对童谣的喜爱。                                                          人文化宫借特有的活动阵地,开展周末猜谜活动,                            1982 年、1986 年获《文化娱乐》评选的“最佳谜手”
            塘边,针锋相对,随时随地一触即发,撞起歌来。                                                                                                   同时带动基层单位也经常开展灯谜活动。这时,市                            和“最佳制谜手”称号。1994 年获“沈志谦文虎奖”。
                                                                                                                                     文化宫和市图书馆分别出刊《瓯海谜花》和《鹿城                            著有《中国灯谜知识》、《开启迷宫的钥匙》(与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