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0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500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游步道相连 。 仙叠岩巨石摩天 , 巍然耸立 , 险峻 上 , 肃然面海 。 其上部轮廓分明 , 极为肖像 。
壮观 。 尤其是乘游艇在海上仰视 , 更是感到雄奇 此外 , 邻近还有海牛石 、 独步桥 、 狮抱球 、 十
而叹为观止 。 故有对联曰 :“ 大仙乘鹤去 , 天工留 八钓台 、 笔架礁 、 仙人床 、 鼍鼓洞等景观 。 这里螺
人间 。” 站在仙叠岩旁放眼西南 , 繁华欢腾的洞头 贝丛生 , 礁石旁的水里石斑鱼和青蟹很多 。 故在
渔港尽入眼帘 : 百舸争流 , 穿梭如织在江面 ; 码头 此可观景 、 拾贝 、 垂钓 、 写生 。
上吊车举臂 , 上下不停装卸忙 。 故仙叠岩庙宇中 仙叠岩与南炮台山 、 大沙岙海滨浴场 , 构成
题有楹联 :“ 危岩险石出仙手 , 海阔天空入君怀 。” 一个相映成趣的景区 。 该景区距县城最近 , 各种
仙叠岩顶的日光岩 , 有一透天洞 , 晴日每至 设施亦最齐全 。
晌午时分 , 日光透过此洞 , 产生七彩光柱 , 绚丽夺
目 。 泛舟江面 , 举头仰视 , 仙叠岩下波涛之上的 二 、 半屏岛景区
百丈悬崖 , 景色迷人 , 可见西天取经 、 仙人戴帽 、
蛤蟆欲仙 、 十二生肖等景观 。 由于舟随波动 , 上 半屏山 ( 岛 ) 景区在县城东南 4 公里处的半
下晃悠 , 抬头所望之景观更是栩栩如生 , 仿佛是 屏岛上 。 半屏岛与洞头本岛隔江相对 , 宽处约 2
活的人物 , 正举手投足状 。 公里 , 近处仅 250 米左右 ( 现已有桥梁架通 )。 景
仙叠岩旁悬崖百丈 , 其中有一处断裂 , 相距 区面积 0.95 平方公里 。
两米有余 。 断裂处如斧劈刀削 , 直下入海 。 当中 半屏山岛形狭长 , 其东部沿岸为断崖峭壁 ,
有一木桥沟通 。 头顶是白云飞渡 , 桥下是浪花飞 犹如刀削斧劈 , 直立千仞 , 山成半爿 。 它犹如一
溅 。 这便是险峻的海天独径 。 穿行其上 , 还真需 扇屏风挡住东南而来的狂风巨浪 , 护卫着洞头诸
要一些勇气和胆量 , 而懦弱者望一眼都可能感到 岛 , 故名半屏山 。 传说是被远古的一条孽龙劈成
头晕心寒 。 的 。 有人说被劈开的另外一半在舟山的沈家门 ,
仙叠岩西北侧山下有一道海峡谷 , 大潮来 也有人说是在台湾岛 , 因为两地都有半屏山 。 由
临 , 此处浪击峡壁 , 响声如雷 , 震耳欲聋 ; 当潮水 于台湾很多人讲闽南话方言 , 洞头南部人群 ( 含
涨退到一定位置时 , 浪涛击谷 , 溅珠飞玉 , 蔚为壮 半屏人 ) 也讲闽南话方言 , 故我们更相信另一半
观 。 故有 “ 鼓音洞 ”、“ 银花峡谷 ” 之称 。 此间还有 在台湾 。 半屏山上建有望归亭 , 表达洞头人民盼
猪爿石 , 如猪头状 , 非常逼真 。 望祖国统一 、 台湾归来的心情 。
仙叠岩西南部山脚有一大片赤石和青石铺 半屏山横断大海 , 威镇狂澜 , 怒截巨涛 , 气势
成的珍珠滩 , 集海滩 、 礁石 、 礁岩于一体 , 景物荟 雄伟 , 险奇壮观 。 尤其是台风袭击 , 猛浪裂崖 , 超
萃 , 是闻名遐迩的红石滩 、 青石滩 。 最突出的景 过半屏山 , 此时隔江而望 , 但见白浪击空雪漫天 ,
观是人面狮身岩 , 高约 15 米 , 长 20 余米 , 狮身肖 耳际如雷动地响 , 仿佛千军怒吼 , 万马奔腾 , 其势
像如卧状 , 人面各部位完整 , 其头微昂 , 极其雄伟 无可阻拦 , 使人触目惊心 。 半屏山景区的主要景
壮观 。 人面狮身岩面对的一片礁岩形似观音坐 观正在东南这爿百丈的断崖峭壁上 , 被誉为 “ 神
莲台 。 这两片礁岩又构成一幅观音驯狮图 。 州海上第一屏 ”。
在观音驯狮的东南侧 , 有骆驼涉滩 , 一爿礁 泛舟游半屏 , 从洞头码头出发 , 朝东南方向
石就像单峰骆驼 , 独立海上 , 露出身背和头部 。 驶去 , 可先领略北岸仙叠岩的景观 。 舟出炮岙
真不知北方沙漠之舟的骆驼怎么会跑到东海的 门 , 很快就可看到渔翁扬帆 ( 即一帆峰 )。 它位于
洞头岛岸边 , 真是匪夷所思 。 半屏岛的东北端 , 一片礁岩独立 , 其状如张满的
在观音驯狮的东侧 , 还有 “ 关圣面海 ”。 一爿 风帆 , 故被称为一帆峰 。 紧挨一帆峰 、 靠着山边
独立的礁石 , 极像一个古代的官员坐在太师椅 有一片崖岩 , 由东北向西南望去 , 形似渔翁席地
4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