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502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嵊泗姐妹石的老妪梳头 , 有形同朱家尖仙人登天 水 ”, 一爿粉白色的悬崖峭壁 , 状似一头巨象 , 部
                  的松鼠石梁 , 几乎集沿海岛屿石景之大成 ”。 仙 位分明 , 形象逼真 , 其长鼻正伸入大海而鼻尖微
                  童击鼓 、 老妪梳头 、 松鼠石梁皆在大瞿岛东南面 微上弯 , 仿佛吸足水后欲将鼻子扬起 , 憨态可掬 ;
                  的山顶 。 其下面一大片岩壁怪石嶙峋 , 被称为 “ 大卫岩 ”, 一片海蚀岩 , 高 10 米有余 , 宽约 7 米 ,
                  “ 千佛崖 ”。 在千佛崖顶部 , 有几块巨石垒起 , 组 光滑圆浑 , 凹凸有致 , 其形犹如西欧大卫之雕像 ,
                  成一个老妪对镜梳妆的形状 , 前映后照 , 刻意打 也极像猪头被劈成对半 , 故本地居民称之为 “ 猪

                  扮 , 栩栩如生 。 故有诗赞之 :“ 海风吹拂发飘柔 , 头爿 ”, 正反 、 左右两面观赏 , 虽不相同 , 但各自神
                  老妪对镜巧梳头 ; 前映后照细打扮 , 爱美之心人 似 ;“ 百鱼图 ”, 一片岩壁上 , 各种各样 、 大小不同
                  皆有 。” 从老妪梳头往东侧看 , 有几块石头突兀凌 的鱼作壁上游 , 像壁画 , 却是自然天成 ;“ 老鼋张
                  空 , 看上去像一孩童面向西南 , 举起双手 , 做击打 口 ”, 在这爿礁岩的临海底部 , 有块巨大岩礁像一

                  姿势 , 而其前面之石块形同大鼓 , 故称 “ 仙童击 只老鼋张开巨口趴伏着 , 身负重压 , 呈蹬后足状 。
                  鼓 ”。“ 松鼠石梁 ” 在其附近 , 有几块不大的石头 , 据说是黑龙白龙在这里争斗时受伤害的 。 这大
                  组成一只奔跑着的松鼠 , 形态逼真 , 而其身下的 石滩石块黑白分明 , 正是当年黑白双龙争地盘而
                  巨石 , 犹如一道石梁 , 正好构成松鼠在石梁上窜 留下的 。 老鼋张口的内侧 , 有 “ 河马倒地 ”, 一爿
                  突的画面 。 这里还有 “ 河马双栖 ”, 小松鼠窜突的 岩礁中的突出部分 , 像一头倒地的河马 , 只露头

                  石梁 , 状似丑笨粗大的河马侧身河畔休息 , 露出 部与四条大腿 。 它也是传说中黑白双龙争斗的
                  头部和身躯 ; 其身后又有一块巨石 , 也像一只河 牺牲品 。 此外 , 还有 “ 白龙戏水 ”、“ 佛手掌 ”、“ 海
                  马正赶过来 , 寻找相依的伴侣 。 此外 , 山上还有 经天门 ” 等 。
                  “ 不倒仙翁 ”、“ 鸳鸯石 ” 等景观 。                               观赏了这些奇岩怪石后 , 泛舟继续朝西行 ,
                       从洞头码头出发 , 船至大瞿岛东岸 , 便可看 便来到一座澳湾 ——— 大瞿岛的大岙沙滩 , 沙滩虽

                  到大瞿胜景 ——— 石佛观海 。 海岸的礁岩边 , 有一 然不很广阔 , 但平坦柔美 , 海水清澈 。 半环抱的
                  块高约 16 米的巨岩兀立着 , 其形酷似一尊拱手 两侧岬角 , 崖石雄奇 , 不但有一些景观值得欣赏 ,
                  盘坐于莲台上的观音菩萨塑像 , 正面对东方那波 而且螺贝丛生 , 捡拾极易 , 能使游人增添乐趣 。
                  涛万顷的大海 , 仿佛是在参禅 , 又像是在默默地 大瞿村民主要以张网为业 , 故乘浏览之便 , 还可
                  为海上捕捞的渔民和航行的船员祝福平安 。 据 购买一点干鲜鱼货带上 , 一举两得 。

                  说这是观音大士离大瞿往普陀时点石成形留做                                 停舟岙内 , 登山浏览 , 一路上松竹茂密 , 曲径
                  纪念的 。                                           通幽 , 鸟鸣花香 , 别有韵味 。 至山巅 , 眼前是宽广
                       船往前行 , 在大瞿岛南面有一片海岸开阔的 的大海 , 一碧万顷 ; 耳际是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石滩 , 面积 10 余亩 , 巨形卵石铺满 , 有的平整如 的隆隆涛声 。 因此 , 山巅上所建的让游人倚栏眺

                  床 , 有的拾级似梯 , 有的圆浑像蒸馒 , 有的方正类 海的亭 , 便取名响雪亭 。 亭柱楹联曰 :
                  豆干 , 均滑腻细润 , 仿佛经过磨砺而成 , 光洁好                               大度如斯 , 万顷烟波堆白雪 ;
                  玩 , 置身其间 , 犹如走进白玉殿堂 , 乐亦融融 。 崖                            瞿然若此 , 四时风浪响惊雷 。
                  滩上还有许多被海浪侵蚀而成的石窟 , 形状各                               在响雪亭附近 , 有一猪头上山的景观 , 一块
                  异 , 大小不同 , 人可立之 、 蹲之 、 卧之 、 斜靠之 、 双 岩石酷似猪头摆在一块平整方正的岩石上 , 仿佛
                  拥对坐之 。 在这片崖滩上游戏 , 真是其乐无穷 。 是祭奠神灵的礼牲 , 又像是好客的大瞿人给远道

                       这里有 “ 宋人面壁 ”, 一块礁岩突兀挺立在断 而来的游客献上一份敬意 。 在这响雪亭附近 , 可
                  崖边 , 酷似一尊宋代戎装武士之形象 , 其仿佛犯 欣赏到 “ 千佛崖 ” 等景观 。 尤其是 “ 千佛崖 ”, 真是
                  有过失而被罚面壁思过 , 神态庄严肃穆 ;“ 白象吸 一幅群仙聚会的雕像 , 那些神佛罗汉 , 形态各异 ,


                                                                6
                                                               1
                                                              4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