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5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535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第一章 城乡建设
占地面积为 51.8 公顷 ( 877.5 亩 ), 建筑面积约为 设的 。
35 万平方米 。 为适应海岛的城市化发展 , 洞头县新城区于
( 一 ) 街道建设 1993 年开始开发建设 。 是年 6 月 9 日 , 洞头县新
北岙镇小区是顺着老城区中心街往西南方 城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 后更名为洞头县新
向延伸拓展的 , 故小区二期建成后 , 北岙中心街 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 ), 标志着新城区建设正式
又延长了 649.4 米 , 使中心街全长达 1767.8 米 , 启动 。 新城区建设规划用地面积为 1.06 平方公
宽为 12 米 ( 不包括两旁人行道 )。 除中心街以 里 ( 1590 亩 )。 后为适应海岛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外 , 其余均为巷弄道路 , 都已建成砼路面 , 装有 要 , 且随着行政区划改变而修正规划 , 故经过 13
路灯 。 年多的开发建设 , 截至 2006 年底 , 北岙镇新城区
( 二 ) 房屋建设 的用地面积已扩至 1.376 平方公里 ( 2064 亩 )。
北岙镇小区一期开发以联建居民住宅为主 , 现在的北岙镇新城区已展现雄姿 , 一座海上岛城
多为条间式 。 二期开发除新建的洞头县第一中 已拔地而起 , 颇具规模 , 不仅楼房林立 , 街道纵
学校舍和原范围内居民房屋改扩建或新建外 , 以 横 , 且市政设施配套 。 总建筑面积 ( 包括竣工的
建造商品房为主 , 主要是育才花苑 , 套间式为主 。 和在建项目 ) 约为 100 万平方米 , 其中 , 楼房建筑
截至 2006 年底 , 北岙镇小区的房屋建筑面积约 面积约为 76 万平方米 。 新城区开发建设后 , 将
为 25 万平方米 。 北岙镇的建城区扩大了将近 1 倍 。 新城区尚在
( 三 ) 市政和园林建设 开发建设之中 , 不仅一期围垦地上的开发建设尚
由于北岙镇小区开发建设是在原埭口海涂 未告竣 , 而且北岙后二期围垦地已经回填 , 正启
围垦区内进行的 , 这里的地势比较低洼 , 而当时 动新的建设 , 其用地面积为 2.84 平方公里 ( 4260
开发建设时设计的标高不够 , 建成后如遇台涝 , 亩 )。 未来的洞头县城又将扩展 1 倍多 , 且将更
尤其是台涝在海水涨潮时 , 不仅排不出去 , 而且 加宏伟壮丽 。
会出现倒灌 , 因此会造成水漫入居民家中现象 , ( 一 ) 道路建设
严重者甚至达 1 米以上 。 为此 , 在小区的后埭口 由于要开发的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横隔一
建造了排洪沟和泄洪渠 。 道山岭 , 因此 , 要开发新城区 , 首先必须进行连城
北岙小区二期开发建设后 , 供水 、 电信 、 有线 道路建设 , 使新老城区连成一体 。 新城区与老城
电视等管线都同时进入 。 为给居民一个舒适的 区的西侧连接通道以隧道为主 , 于 1993 年 11 月
居住环境 , 在育才花苑的西南侧 , 辟有育才休闲 15 日正式动工兴建 , 历时 1 年又 9 个月 , 于 1995
广场 ( 小公园 ), 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 。 年 8 月建成通车 , 将北岙镇新老城区的西面接
通 。 隧道名曰 “ 东屏隧道 ”, 长 150.2 米 , 宽 12 米 ,
三 、 新城区开发建设 中央高径 6.26 米 。 此为洞头海岛第一条隧道 。
新城区与老城区的东侧连接是开辟山岭形成大
北岙镇之新城区位于老城区北部 , 与老城区 道的 。 南自县政府大楼门前 ( 环镇公路中段 ), 北
原来是隔着一道山岭 。 这里原是港澳滩涂 , 1977 与海滨大道连接 。 于 1999 年 3 月动工兴建 , 历时
年始在这里进行海涂围垦 , 历时 5 年余 , 至 1982 1 年又 9 个月 , 于 2001 年 12 月建成通车 。 总长
年告竣 , 围涂面积为 93.3 公顷 。 围成后 , 先用于 1688 米 , 宽 18 米 , 与城南大道交会的十字路口设
盐场建设 。 北岙镇新城区就是在这片海涂围垦 有转盘 ; 其中开山劈成的路段长 437 米 , 底宽 63
地上 ( 包括港澳内侧沿岸山坡地 , 这里原来有几 米 , 两旁建有绿化带 。
家企业和一些零散低矮的建筑 ) 进行开发建 新城区最外侧 ( 北面 ) 是海滨大道 , 其西南连
4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