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2
·12·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一卷 ·13·
十五都四图张村、官路、浯坑、陈坑、西坂、溪头、洪湫、源口、辛田坂、
开原乡 各都图分俱顺治九年奉文均里审编派定
萸坂山
一都二图本都原三图。因三图消乏,并入二都二图,充半里 三十四都六图察坞、陆坂、中村、严坑、瑶田、后坂、湖田、徐村、文川、
横枝、永吉、隐径、潭源、上茨、蟠桃、叶溪、派田、梓坑
长檠、桃源、溪边、汪村、李使坂、堰头坞、双溪口
二都二图本都二图粮少,准作半里,又并一都三图作半里,各自纳粮
崇化乡
马尪、太史、小史、渥溪、渡头、溪上、焦坑、林头
三都四图金村、古溪、筋竹、下冈、宋村、魁里、严塘、雷岭、棠沥、径路 八都八图本都原止七图。因三图粮多,分开八图
四都二图大举、小举、霞冈、廖岭、深山、查树坂 上斥、宅边、迳路、塘坞、际头、界首、田坂、九里坑
三十三都一图本都原二图。因通图粮少,并作一图,分内外半里,各自纳粮 九都七图本都原止五图。因一图、二图粮多路远,一图龙枒准充半里,霞山
笏山、石泉、峡石、棖塘、新村、桃坑、黄壁 分开六图,二图分开七图,三图粮少,准充半里
三十五都二图本都原三图。因三图消乏,并入二图,各充半里纳粮 霞山、石柱、田坂、庄焦、岭坑、徐溪口、左枒
密赛、桥上、戴门、桑淤、长塘、葱坑、茂坞 十都五图马金、厚山、湖头、江坑、徐塘、包村
十一都八图本都一图残破消乏,准充半里,以十五都西坂充本图外半里,各
金水乡 自纳粮
五都三图菖蒲、塘路、黄沙、詹村、塘坑、梅岭、十二苔 高韩、横岭、秧坑、松阳、郑村、大苏坑
六都八图本都原止七图。因五图隔岭南岭北不便追征,分岭南为八图,岭北 十二都二图忻岸、栗口、陈村、高坪、黄土岭
为五图,准充半里
石门乡
峡村、迁淤坞、杨坑、方田、遯谷、银晶、杨坞、下店、墩高
七都五图长迳、村头、礼田、密坑、孔墅弯、苦竹岭、刘排岩 二十二都五图本都四图星散,催征不便,准充半里,分开二十一都五图
三十六都三图芳坞、楼下、茭岭、叶溪源 芹源、白杜、大路、横沿、桐坑、箬溪、山坑
二十三都五图本都原六图。因四图消乏,附入二十七都图尾,各自纳粮。
玉山乡
以五图作四图,以六图作五图。其二图原系半里
十三都九图本都原八图。因一图粮多难催,分作九图 孔埠、槖村、华埠、青阳、荆生、古溪、张坂、苏坞
郑岸、礼坂、白田、翁坑、洪头、焦坑、青山头 二十九都二图本都原止一图。因粮多,分开二图
十四都八图本都原止六图。因一图、五图粮多,将五图分开七图,一图分开 叶溪、低杈、鸡头、高杈、东岸、声口、玉头
八图,六图粮少,准充半里 三十都三图独山、罗源、皂荚、玉才、深渡、礼山、塘村、水湖、下次
音坑、明连、高山、察溪、下淤、杜征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