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85
·54·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三卷 ·55·
开原、石门、龙山三乡:共田九百九十六顷一十四亩四分八厘
三毫每亩科银四分六厘九毫,共该银四千六百七十一两九钱一分九厘二毫五丝二忽 条 鞭
七微
金水、玉山二乡:共田五百十六顷七十一亩一分六厘七毫每亩科 自明洪武年起至万历十年止,除丝、米、课钞递年照数输纳外,
银四分五厘,共该银二千三百二十五两二钱零二厘五毫一丝五忽 其均徭均平,并各办力差、银差等项俱十年一编,输纳应役。自万
云台、崇化二乡:共田一千一百一十三顷三十七亩四分每亩科银 历九年,奉文清丈后,议将官民并为一则,仍统计一岁,丝、米、课钞,
四分二厘九毫,共该银四千七百七十六两三钱七分四厘四毫六丝 起存并徭平,各办力差、银差输役之数,共该若干,将正赋徭役类
官民地:共一千五百二十七顷四十七亩一分三厘每亩科银二分二厘 为条鞭,每米一石,输银若干,每丁一口,输银若干,并带有无闰
四毫,该银三千四百二十一两五钱三分五厘七毫一丝二忽 月课钞,刻定碑帖给散里甲照数派征,后为定例。今国朝科纳仍用
官民山:四百六十七顷四十一亩六分七厘每亩科银五厘,该银 旧法,但南粮除本色另征外,余原额折色每石七钱,又新增额外每
二百三十三两七钱零八厘三毫二丝 石八钱。顺治初年,加箭弦、胖袄、裤鞋、军器民匕等项折色。至
塘湖:一十七顷二十三亩三分四厘每亩科银八分五厘二毫,该银 九年,奉文批充,悉入条鞭征收。
一百四十六两八钱二分八厘五毫六丝八忽
税粮
桑木:三千九十,一株五分四厘每株科银五厘六毫,该银一十七两三钱
一分二厘六毫二丝四忽 ○一夏税原额征丝二万三百八十三两三分五厘九毫。
以上共科银一万九千三百八十两六钱四分五毫八丝一忽七 内:起运
微。内除奉文征本色米五百九十石二斗一升,每石折银七钱,额 京库丝一万四千五百一十七两三钱三分四厘九毫,折绢
内该减去银四百一十三两一钱四分七厘,充本邑留。督道协镇兵 七百二十五匹二丈六尺二厘三毫五丝每匹绢价一两,垫费一钱三分,该银
丁月粮,该征银一万八千九百六十七两四钱九分三厘五毫八丝 八百二十两二钱二分九厘四毫二丝一忽八微五尘
一忽七微。内除优免银三百八十两六钱六分七厘五毫,实征银
一万八千五百八十六两八钱二分六厘八丝一忽七微。又顺治初年, 存留
新增箭弦、胖袄、军器三项,共银三百一十四两八钱三分七厘二 ○本府织染局,丝五千八百六十五两七钱一厘每两折银五分六厘二
毫二丝。又加辽饷银四千二百八十两八钱九分五厘。顺治八年加 毫五丝,该银三百二十九两九钱四分五厘六毫八丝一忽二微五尘
增南米折色每石八钱,共银二千三百五两九钱七分二厘六毫四丝, ○一农桑额:征丝四百八十七两八钱,准绢二十四匹一丈二尺
共实征银二万五千四百八十八两五钱三分九毫四丝一忽七微。 四寸八分奉文全折,坐派银一十七两七分三厘
○一秋粮额;征米九千五百二十四石二斗五合五勺,内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