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57

57


                   卷二




                                                      典礼志





                        国所与立曰礼。昭代稽古,典制灿然。其颁诸有司,若禋祀嵩祝固无参差,

                   推之饮射读法之事,所以化民善俗者,或仅告朔之饩,甚则养老之饴,可叹也。

                   夫礼求其意,俗去其甚,当必有不言而同然者。非矫饰也。以俟正己率物之君子。
                   前志



                        锦按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大经大法,固非外吏之所敢议。至若载入典章,

                   而郡邑奉为成宪者,则释奠有礼,而学政以饬;耕藉有礼,而农政以修;养老有

                   礼,而乡饮以举;读法有礼,而乡约以谨;诘戎有礼,而兵防以整。礼之所颁,

                   非徒以其仪也。尊而守之,以节其性,以防其淫,以定其分。政立于上,教成于

                   下,作者复起,其尚有饩养之慨也哉!



                                                        学     政

                        学制见于书者,自唐虞三代以来,至详且备。开邑建于太平兴国二年,其取

                   士之法、教养之规,断自宋始,而昭代为独隆矣。翼识




                                                        取     士

                        宋初,凡学者皆隶国子监。崇宁中,建辟雍于郊,以处贡士,而三舍考选法

                   乃遍于天下太学有外舍、内舍、上舍。于是由州郡贡之辟雍,由辟雍升之太学,而

                   学校之制益详见《治平略》。又按《府志》,宋州县弟子无定员。崇宁二年,诏

                   诸州用前一举试者为则,尝逾二百人许置百员数,减乎此则以三分之二为额。县
                   学则裁其见籍,率三而汰一。见《文献通考》

                        元,上路府官子弟二人,民间子弟三十人。《府志》,据《元史·选举志》

                        明洪武初,两京及中都河南汴梁,俱设国子监后裁中都,惟两京设焉。府、州、

                   县俱设儒学。在京府学生员六十人、在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

                   日给廪膳,仍免其家差徭。二十年,令增广生员,不拘额。宣德三年,令额增广

                   如廪生之数。正统十二年,又选俊秀入学,待补增广,无定额,谓之附学。天顺



                                                                                                    57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