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1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621
卷 之 十 二 - 621 -
平桥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吾杭西湖亦古放生池,每岁四月八日郡
人会于湖上,所活鳞介以百万计,放生池之设由来久矣。今通都大
邑,所在多有,而我开缺焉未举。予恻然念之,往建地藏庵于月山,
门前襟带一水,乃大河之支流,俗呼为后溪,蜿蜒里许,绕山之隈,
窅然深邃,舟楫往来之所未尝经也。或云此可为放生池,予闻之忻
然曰:“有是哉!”夫凿池置苑,围以堤岸,势若拘禁,山泽林沼,
地利随宜,放无住相,因缘适湊,盍修举诸。夫一物之微,具有灵
性,今在网而释者于斯,在釜而逸者于斯,鱼之属有知,必以此为
乐国,群聚而往归之。其有无知而不安性命之常者,则亦任其去来
各适,而又何求焉。但欲与邑人约,凡业渔者毋入此,而未敢必也。
幸际邑令崔公仁民爱物,犹季子之治单父也,爰得请焉主持而化被
之,庶顽梗者亦革心以从矣。我开放生池之设,其自此始乎。又或
谓水族之繁如尘沙,不可计数,此一勺者耳,安得尽族类而生之。
不知四海之大,不能尽江湖之鱼,江河之广不能尽川流之鱼,况此
一勺者乎?然使天下之大,无处不有此一勺焉,则为放生又宁可量
欤!若薄其一勺而众弃之,则天下之鱼其得放而生者希矣。老子曰: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救云者,不
过就人物所宜,委曲而生全之,非尽世界人物一一以云救也。今放
生池之设,亦推本其意而行之,使后来善信诚能永远守之勿替,其
生生也,其为一勺也大矣,而又多乎哉?
重修泰康寺院碑记 国朝汪日炯淑丹
粤稽历朝古刹,凡久而不废与废而复兴者,类有感验之迹,以
被民物而扶皇图,始足以慑人心成功德耳。我邑龙山乡二十都泰康
寺院,建于周显德元年,其地为荆川江氏所布,历年数百矣。万历
间,寺僧姚道者,夙秉灵根,能致风雨。适岁旱,涧水断流,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