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6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616
- 616 - 光绪《开化县志》
制,不免瞻顾因循,未遂厥志。乃公将老死司铎,特应天子召来守
是邦,即以通详除开民虚加之苦,幸矣!而今者相去二十余年,犹
令士民怀允不忘,为之建祀志功,以垂不朽。可见公道在人心,而
亦牧民者在克以自振也哉!
邑侯崔公碑记 国朝江南龄进士
士君子读圣贤书而出身加民,当以教化为朝廷之先务。而或者
曰:不然,礼乐必百年而兴,衣食足而后礼义生,未富庶而言教化,
其道无由。信然,则是三家之聚廉节不存,贫寠之子荡检无伤也。
无惑乎恣睢之政日烦,恺悌之化无闻。唐虞三代之治不见于今日也,
欲其民之忠君亲上,如手足之卫头目,子弟之卫父母,难矣。况乎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肝脑涂地而不悔,湛身渰族而不恤,如吾开
之士民之于邑侯崔公者乎!公于康熙六年由进士来莅开化,甫下车,
辄问民疾苦,孜孜以教化为己任,必诚必信而本之以身教。未期月
而邑大治,狱讼衰息,桁杨不事,日进诸生而考德问艺,日进诸父
老而讲约读法。当是时,士安于庠,农安于野,以至工贾各服其职,
莫不蒸蒸向义,去其旧而新是图。呜呼,唐虞三代不可复睹矣,而
公之教化之入人如此,此岂犹在单父武城下哉无何!岁在甲寅,闽
逆起衅,时邑之防弁不能戢兵,遂致大哗。公度不可以理喻,抱篆
而去,四乡闻之,如赤子之失慈母,袒臂一呼,烝徒云集,不期而
会于城下者几三万人,逆寇惊遁,遂复县城。既而江山沦陷,常山
告急,寇复猖獗。诸生郑大来等愤然曰:“安可以此小丑遗吾父母忧!”
率乡勇直前,战于霞岭,众寡不敌,陷陈而殁,余众裹疮扶伤,城
守益坚。如是者复三月。至七月,常山不守,援兵道绝,公乃告诸
士民以兹土不可以久留,将避之以为后图。士民扶老携幼号泣而从
者趾相接,其有不及从者,不避危险,往来问遗无虚日。是以丙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