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7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217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217·
             董辉光 余瑞麟 叶根红 江又辉(以上历次各处战役阵亡)陈光生 刘海清 张保康 杨
             小油 余松龙 叶树林 江永标 陈生荣 吴贵登 张久坤 杨炳华 邹国钧 邱金才
             江海龙 冯志祥 吴雄斌 张彩林 杨宜才 邹清根 邱樟清 罗石全 方品圭 吴树
             林 张保清 吾绍忠 邹树林 邱锦标 雷凤川
                                             三、要 塞
                   本县疆域,北连皖省,西接豫章,复岭重山,至为险要。平时无交通之
             频繁,有事实行军之间道。顾祖禹谓“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
             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若进而言之,则开化实衢州之咽喉、两浙之
             屏藩也。太平军兴,我邑于咸丰六年,奉金衢严道缪梓,饬本县知县高道生,
             劝捐增筑关隘以便御堵,用费甚巨;而梅川李鸿藻捐钱一千五百缗,尤为急公
             好义。于是《光绪志》始载“关隘”。今据《光绪志》补其漏略,并益以其它险
             要之关隘焉。
                   马金关 在县北马金岭。《方舆纪要》称“马金岭”。在县北九十里(《光绪
             志》作一百四十里)。东接遂安,北接休宁,最为冲要。明末,唐王命将郑鸿逵越马
             金岭屯休宁之黄源;清顺治三年正月初一日,清提督张天禄,亦由马金岭追郑
             鸿逵而至县城;至太平军之役,又为行军往来之要道矣。
                   际岭关 在县北十一都源头,即《方舆纪要》所载之百际岭。与枫岭相
             连,为安徽婺源交界处。明初下徽州,元将李克鲁退屯浙西札溪源,既而前军
             至界首百际岭,元兵逆战,大败之。清同治元年,左宗棠入浙江,与太平军战
             争,饬刘典率兵由际岭出何家,遂大败太平军于大河滩焉。
                   大鳙岭 在县西十七都。清《一统志》称,相传尧时洪水,有鳙鱼上游
             至此,水涸鳙枯,鳞骨山积,故名。与岭相接者,有富楼岭,与江西德兴交界。
             明末,唐王命施福由大鳙岭规取婺源。清同治元年,左宗棠亲领军自此入浙。
                   歇岭关 在县西二十都,距城七十里,即《方舆纪要》称,自岭而西,
             由白沙以抵德兴,为往来通道。清咸丰间,设关戍守。光绪十年,邑绅杜逢昌
             建亭于其上,旁构茶室,以为往来行旅之休息焉。
                   大济关 在县南二十七都之梓坑,距城七十里。清咸丰八年三月,太平
             军常由此入境,以扰南乡之花山等处。同治元年,太平军败于孔埠,亦由大济
             关退去。
                   壕岭关 在南乡二十四都,与江西德兴、玉山两县交界。咸丰四年,梅川李鸿藻捐
             钱一千五百缗,在壕岭东西二峰间,建筑石城一道,蜿蜒数里,至六年工程始告完竣。
                   以上为清咸丰时奉饬建筑之关。此外,尚有险要之关隘如下。
                   深山岭 在县东四都,距城七十里。一名訚岭。可通遂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