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台州市志》下册
P. 256

堂。临海金鳌书院改金鳌初等小学堂,娄锦华于海门创办文化小学堂,仙居安洲

                 书院改安洲高等小学堂,宁海海游(今三门)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三十一年废
                 科举,推行学校教育,学堂渐增。三十三年,临海张家渡、东塍建私立初等小学

                 堂。台州有各类小学堂91所,学生3270人,其中初等小学堂47所,学生1487人,

                 高等小学堂16所,学生533人,两等小学堂22所,学生993人。清末,共有各类小
                 学堂209所。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至4年,临海创办私立高等回浦小学校、哲商

                 小学校,黄岩创办紫阳高等小学校,海门镇创办印山小学、修齐女校,天台创办赤华

                 女校。5年,黄岩林卢云以自家房产作资,办私立淑德女子初等学校。民国前期,仙
                 居创办桂平、环溪小学等私立小学校20多所。16年,台州有各类小学校848所,儿童

                 入学率18.6%,女生占8.9%。次年,小学校改称小学,各县小学根据经费来源,分
                 为县立、区立、乡镇立、乡镇联合、私立5种。21年,有小学891所,其中县立47所、区

                 立545所、私立299所。学生51463人,其中男40934人、女10529人。教师2556人,其
                 中女210人,师范毕业405人、中学毕业1030人、小学毕业375人、其他746人。24年,

                 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各县开办简易小学、短期小学。26年,抗日战争开始,临海、仙
                 居、天台设流动小学,一年制或二年制短期教育。29年,推行国民教育制度,乡镇设

                 中心学校,保设国民学校,实施强迫教育。33年,各县成立强迫入学委员会,台州有
                 中心学校340所,学生5.36万人,教职工2348人;国民学校1610所,学生9.27万人,

                 教职工3126人;私立等其他学校93所,学生10679人,教职工383人。合计小学2043
                 所,入学儿童15.69万人。黄岩达到一乡(镇)一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办公私立小学,学制沿袭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废
                 除公民课,增设政治课。1953年,改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招生,“撤、并、停”部分条

                 件较差学校。1958年,提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但劳动时间过多,影响教学质量。
                 1961年,部分农村公办学校转为民办,动员超龄学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5年,学

                 龄儿童入学率提高至83%,农村简易小学(后称耕读小学)学生16.08万人,占小学
                 生总数31%。

                    “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停课,耕读小学停办。1967年下半年,小学陆续复课,

                 取消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1968年秋,大多数公办小学下放生产大队办,教
                 师回队任教,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学校一切工作由贫管会决定。部分城镇小

                 学,进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或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改学制六年
                 为五年,大部分乡镇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教育质量下降。1973年普及小学教育,一

                 年增加小学近千所,学龄儿童入学率96.06%。1976年10月后,撤走学校工宣队、军
                   · 1312 ·    台州市志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