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1 - 《台州市志》下册
P. 401
孕产妇系统管理 民国元年(1912),始行新法接生。因封建思想影响和费用
较贵,未能推广,产妇多由土产婆接生,产妇、新生儿死亡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初
期,农村孕产妇仍在家分娩。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产前产后保健。80年代末,除山
区外,新法接生和入院分娩率分别为99.3%和85.7%。1985年,各县(市)成立孕产
妇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开展遗传咨询、定期产检、高危监护,统一发放高危妊娠报告
卡、追踪卡。地、县(市)、区、乡,成立高危孕妇抢救小组,建立孕妇死亡电话报告
制度。1988~1991年,各县(市)开展妇幼保健保偿制,1992年孕产妇保健保偿入保
率70%。围产期保健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定期开设高危门诊。1995年6月,《母婴保
健法》实施,统一使用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卡率96.84%。1999年,市卫生局下发《高
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控制孕产妇死亡率。2003年12月,市卫生局组织专家
检查20家医疗机构产科质量,全市孕产妇建卡率96.49%,早孕建卡率90.65%,产
后访视率94.4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9.61%,住院分娩率99.20%,高危孕产妇
住院分娩率99.96%,孕产妇死亡率17.26/10万,围产儿死亡率7.52%。2004年,全
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9.08%,孕产妇死亡率15.61/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
53.08/10万。次年,全市孕产妇保健建卡率95.92%,孕产妇死亡率11.9/10万,天
台、玉环实现孕产妇零死亡,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5.5/10万。2006年,孕产妇死
亡率12.64/10万,围产儿死亡率7.66‰,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4.91/10万,流
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14.58‰。三门、仙居无孕产妇死亡。
妇女病普查普治 妇女病以子宫颈炎及阴道炎为多,子宫脱垂和尿瘘严重
危害妇女健康。1974年开始查治妇女病。1978年,台州地区成立防治协作组,查
治子宫脱垂及尿瘘。至1981年末,共查出子宫脱垂4021人,治疗3184人,治疗有
效率91%;查出尿瘘病人78人,治疗66例,治疗率84.26%,其中甲、乙级治疗率
86.4%,达到卫生部八项指标要求。1984年后,查治对象从城镇扩展至农村。1989
年,查治47184人,查出患病26342人,其中宫颈癌10例、尿瘘1例、子宫脱垂98例。
至1990年末,共受检518844人,患病303746人,年患病率55.54%。1990年,地、县
(市)妇幼保健机构普查妇女14164人,检出患病7904人,检出率55.8%,其中宫颈
癌2例、Ⅱ度以上子宫脱垂59例。1995年,普查妇女39112人,查出患病15888人,
检出率40.62%,其中宫颈癌6例、Ⅱ度以上子宫脱垂5例。2000年,普查以防生殖
道感染为主,普查58896人,普查率35.7%。检出患病28936人,患病率49.13%,
其中宫颈癌20例、乳腺癌1例、尿瘘1例,Ⅱ度以上子宫脱垂81例,淋病及尖锐湿
疣19例,均进行治疗。2003年,普查62525人,普查率20.38%。患病29584人,患
病率47.32%,其中宫颈癌32例、乳腺7例,淋病和尖锐湿疣35例,宫颈癌患病率
卫 生 体 育 · 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