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6 - 《台州市志》下册
P. 396
上沙三百大脚肚”。民国30年(1941),黄岩县政府向省卫生处报告:“本县乡间男
子患足湿病之人颇多,尤以壮年农民为患,全县统计约有二万人”,“黄岩医药素不
完备,对该项疾病号称难治”。20世纪50年代,台州地区有4037个村流行,其中2317
个村人群微丝蚴感染率5%以上。1956年,临海抽样普查62387人,平均微丝蚴阳
性率9.50%。1960年,黄岩平均阳性率10.42%。1966年,玉环抽查5860人,阳性率
4.33%。台州地区调查9433838人次,治疗微丝蚴阳性225270例,在184个村中有
189610人服用海群生药盐、海群生酱油。1988年,台州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97年黄岩首先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1999年,经省消灭丝虫病达标评审组评审,
省卫生厅批准台州市为消灭丝虫病达标市,确认各县(市、区)为达标县。
蛔虫病 1988年,抽样调查5个点7840人,感染人体寄生虫有19种,人群平均感
染率76.1%,其中蛔虫49.6%最高。1992年,对18320名中小学生进行监测,感染率
29.74%。在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时,每年对学生1~2次的集体驱蛔治疗。1995
年,全市感染率降至12.55%,获得省阶段考核第3名。2000年降至1.70%,通过省
及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
碘缺乏病 1984、1985年,组织开展碘缺乏病抽样调查和重点普(复)查,调查
389个乡(镇)、1249071人,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病区62个,推行口
服碘油丸补磺治疗。1986年开始,在病区推行食盐加碘防治地甲病。1991年,达到
基本控制地甲病标准。1994年底,开始全面普及供应碘盐。2000年通过省评估。
2001~2003年,调查地甲病75594人,发现甲状腺肿897人,患病率1.19%。2004年,
在三门浬浦镇中心小学8~10岁学生314人进行甲状腺肿大率抽查,检出肿大8人,
肿大率2.55%。甲状腺B超检查41人,检出阳性1人;盐碘检测,合格率76.67%,
非碘盐率25%。2006年,检测加工或批发层次131批次盐样1179份,批质量合格率
100%;检测居民食用盐样2664份,合格2483份,发现非碘盐98份,不合格碘盐83
份。
地方性氟中毒 1984年,调查380个乡(镇)9431个村8~15岁共655954人,查
出病区85个村,分布天台、仙居、临海、黄岩和路桥。至1990年,有75个村改用低氟
水或迁村。2001~2003年,调查路桥、黄岩、仙居2142人,查出氟斑牙108人,患病率
5.04%。
地氟病 2004年,检查三门县三角塘小学8~12周岁小学生129人,查出氟班牙
6人,患氟斑牙率4.65%;调查黄岩区新前小学716人,无氟斑牙检出。2006年,调查
路桥桐屿镇中心小学8~12岁学生124人,中后村饮用水样5份,结果检出原地氟病
流行村4名学生患氟斑牙。
· 145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