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2 - 《台州市志》下册
P. 442
羽山寺(黄岩)。以上寺院,早于佛教史记载,康僧会于赤乌十年在建业(南京)始传
佛教。两晋南朝,永嘉南渡与北朝灭佛,导致大批僧人南徙,促进南北佛教交融。
隋唐以后,寺院遍及台州各县。南宋《赤城志》载,台州寺院有391处,其中州级23
处、临海117处、黄岩91处、天台71处、仙居43处、宁海46处。据6部《高僧传》记载,
台州籍入传45人,第1人是南朝宋代法宗(临海),最后是清代常岫(黄岩)。
1949年,台州有寺院653处、僧尼1910人。1990年,寺院365处。2002年,佛教活
动场所589处(正式228处、临时201处、保留160处),其中椒江61处、黄岩68处、路桥
37处、临海152处、温岭91处、玉环51处、天台22处、仙居66处、三门41处。有影响寺
院:国清寺、高明寺、方广寺、清修寺、善法寺、小明因寺、华顶寺、万年寺、多宝讲寺、
常乐寺、广化寺、店头上堂、普泽寺、香严寺、延恩寺、龙兴寺、三峰寺、弥陀寺、丹崖
寺、流庆寺、东林寺、天宁寺、万佛寺、灵山寺、明岩寺、紫云洞、南峰寺、精秘寺。
1988年11月,台州地区佛教协会成立,8个县(市)都建有佛教协会。《台州佛教》
是佛教协会主办的教内流通刊物。2006年,全市有佛教活动场所726处,其中椒江77
处、黄岩68处、路桥37处、临海171处、温岭139处、玉环66处、天台41处、仙居68处、
三门59处。佛教教职人员1222人(比丘841人、比丘尼381人),其中椒江76人、黄岩
82人、路桥161人、临海204人、温岭158人、玉环102人、天台275人、仙居18人、三门
146人。
天台宗 陈太建七年(575),高僧智顗率20余名徒众入天台山,在陈、隋王朝支
持下,建修寺院12座,创建天台宗。确立“定慧双修、止观并重”修习原则,著有《法
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太建九年,陈宣帝诏割始丰(天台)县调赋,以
供智顗创业之需。弟
子灌顶结集师说。隋
开皇十八年(598),炀
帝派司马王弘至天台
山,按智顗遗愿建国清
寺,为天台宗根本道
图27-2 国清寺妙法堂匾额(蒋中正书)
场。初唐至中唐,天台
宗渐衰,九祖湛然创“无情有性”论,天台宗复盛。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最澄
至天台山,从湛然弟子道邃、行满受法,次年归国,于京都比睿山创立日本佛教天台
宗。大中七年(853),日本僧圆珍至天台山学习天台精义,后在国清寺建止观堂。
后晋天福间(936~944),高丽僧义通至天台山学习天台教规,后成为天台宗第十六
祖。宋初,因对智顗《金光明经玄义》真伪见解不同,分为山家派与山外派,论战7
· 1498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