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4 - 《台州市志》下册
P. 444
司马悔山,黄岩东仙源、石磕山,温岭西仙源、清洞屿山,玉环玉溜山。
汉灵帝间(168~189),方士赵昞(永康人)入章安传道,为章安令所杀。后有
葛玄在赤城、桐柏、华顶、括苍、盖竹、丹丘诸山结庐炼丹。三国吴赤乌(238~251)
初,建法轮院、天台观(后改桐柏观)、福圣观、峡山观(后改纯熙观)。西晋建兴元年
(313),帛家道许迈(丹阳)入赤城山、盖竹山筑室修道。东晋时,五斗米道传入临海
郡,隆安三年(399)孙恩起义,临海道徒周胄聚众响应。刘宋孝武帝时,顾欢隐居天
台山楢溪,传上清派。南朝萧梁时,建大有宫(黄岩);陶弘景居天台山、灯坛山、括
苍山、玉溜山,创佛道双修理论。隋唐五代,以天台桐柏观为中心,上清派有徐则、
王远知、叶法善、司马承祯、应夷节、徐灵府、杜光庭、厉归真、朱霄外等。唐代中叶,
司马承祯居天台山30余年,阐发陶弘景佛道双修理论。天台山玉霄宫上清派叶藏
质募造道经,号《玉霄藏》。南宋《赤城志》载,台州
有宫观24处。
两宋时期,张伯端被尊为南宗始祖,桐柏宫被
奉为南宗祖庭。宋末元初,黄岩赵与庆学北派全
真之道,筑野月观于委羽山西北,为台州全真教之
始。元代南宗并入北宗全真,道教分为全真、正一
两大派,北派在天台山与委羽山等地传播。清雍
正九年(1731),范青云奉敕重建桐柏宫,奉祀张伯
端。乾隆初,全真龙门12代律师徐阳明到天台山,
与范青云、高东篱等开龙门派道场。黄岩大有宫杨
来基为13代传人,嘉庆元年(1796)正月,传授14弟
子,至清末民初,大有宫七房弟子遍布台州、温州和
图27-3 张伯端《悟真篇》
浙西。民国29年(1940)编纂《续纂龙门宗谱》记载,
自元代以来,出自大有宫有3230人,分布台、温254座宫观,占两地宫观总数99%,
大有宫被奉为祖庭。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人数不少,散居民间。民国时期,道徒减
少;玉环、仙居、温岭成立道教协会或道教会。
1949年,台州有全真派道徒407人,宫观85处。1958年,天台山桐柏宫因筑水库
淹入水底。“文化大革命”期间,宫观停止宗教活动。80年代,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批准开放活动场所委羽山大有宫、天台山鸣鹤观、温岭道源洞与三清观、椒江
龙翔道院,另16所为简易活动场所。1990年,有道观60所,其中开放20所,全真派道
徒115人,其中坤道57人。
1991年4月,台州地区道教协会成立,会址设椒江龙翔道院。椒江、黄岩、路桥、
· 1500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