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6 - 《台州市志》下册
P. 536
疏下,民欢呼若更生”。七年,升南京刑部右侍郎。次年,以母老归家,居家10年。
十七年,复任南京右都御史。次年,至京谒见首辅夏言,朝臣均坐一旁,惟王爌端坐
中堂,夏言不悦,王爌上疏以病乞归。朝臣多次荐举,终不复仕。卒赠工部尚书,赐
祭葬。著有《奏议》、《南渠稿》、《冠山诗稿》等。
黄 绾
黄绾(1480~1554,一说1477~1551),字宗贤,号久庵、石龙,黄岩新宅村人,
黄孔昭之孙,承祖荫任后军都督府都事。明正德五年(1510),结识王守仁,执弟子
礼。为捍卫“王学”,经常与人辩论,王守仁说:“吾党之良,莫有及者。”嘉靖元年
(1522),任南京都察院经历。三年二月,连上二疏,赞同“议礼”,并与桂萼、张璁、
黄宗明联名上疏争大礼。次年,何渊上疏世宗父母入太庙,被黄绾、黄宗明斥为荒
谬,帝不悦,将黄绾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黄称病辞官。六年六月,帝念“议礼”之
功,授光禄寺少卿,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参与编修肯定“议礼”的《明伦大典》。升詹
事锦衣佥事,南京礼部右侍郎。王守仁平息广西少数民族起义,殁于归途,遭首辅
杨一清、桂萼诬陷。黄绾上疏辨冤,将女嫁守仁子王正亿,携至南京。十三年,山西
大同兵变,黄绾力主安抚,受命急赴大同,逮首恶数十人,树木栅,设保甲,创社学,
民心安定。十八年,任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安南(今越南)内乱,帝命黄绾为
正使安抚,黄恐惧此行不测,称病不赴。次年,奏请为父母赠谥,受帝怒责,降为礼
部侍郎。二十年,以年老辞官归家。
黄绾晚年,对王守仁首席弟子王畿“挟师说以杜学者之口”,片面发展心性之
学的学阀作风感到愤懑,批评今日朋友“共谈清虚”,“方知空虚之弊误人非细”,反
对空谈理性耻于言行,主张经世,反对弃世。著有《明道编》、《石龙集》、《久庵文
选》、《中庸古今注》、《石龙奏议》等,《明道编》为中国哲学名著。黄绾是“浙中王
门”的重要成员和代表人物之一,努力发展王学经世实践,成为经世致用学说的先
驱者。
赵大佑
赵大佑(1510~1570),字世胤,号方崖,温岭大溪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
· 159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