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20
台州市路桥区志
第一章 发 电
第一节 路桥电厂
民国20年(1931)3月,路桥商会由张服先召集殷实富户,商定由王雅亭、吴春肪等20人筹备
路炘电厂股份有限公司,筹集到股金国币1万元,购置40马力柴油机配以30千瓦发电机组一套,
采用低压直配供电,架设沿十里长街商铺的输电线路2千米,厂址选定陶家原丰和栈房(《路桥志
略》:路忻电灯公司设陶家前集义社),8月开始发电,每月每盏电灯用户交1.25元国币,用限电器
额定15支光(瓦)。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民国27年日军封锁海口,油源来源困难,发电成本增
加,市面价格飞涨,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勉强再坚持到民国29年5月,终因无力购买柴油,被迫自
行破产。嗣后该厂工人与下洋殿叶家碾米厂合作,白天碾米,晚间发电,但仍无利可图,不到一年
就关闭。
1950年,人民解放军当地驻军急需用电,主动与鸿升布厂老板丁俊卿联系,借给他新人民币
2000元,办起鸿升电厂,厂址设在南栅斗宫里(文昌路磨石桥附近),安装经过改装的一台45马力
的木炭机,配32千瓦的直流发电机低压直配。8月开始发电,向南送至下里街,向北一直到邮亭福
兴桥处,总长约2千米。初期发展用户300多盏,统一限15瓦,每盏灯包月费3元。因线径细,灯
光暗,木炭供应时断时续,经常停电,用户拖欠电费,资金回笼困难,后来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
去。1952年4月,路桥镇人民政府对电厂进行代管,组织工人生产自救,同时更名为路桥电厂。为
了兼顾南北方向,1953年下半年将厂址从斗宫里迁至余川里,新厂址位于长街中心,供电管理渐
趋合理。1954年春,用户装灯发展到500多盏。
1955年6月,路桥电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由政府出资从上海购买1台旧的100马力6缸柴油
机和 1 台 28 千瓦交流发电机,将柴油机改成木炭机,原有 32 千瓦直流发电机同时改为交流发电
机。1957年,45马力木炭机调给泽国电厂。
1958年5月,路桥电厂实施全日制发电,以6千伏高压线路向路桥镇供电。10月底,路桥电厂
停止发电。11月,发电设备和部分人员并入黄岩电厂,部分借调路桥机场发电厂,留下的人员管
理当地供电业务。
1961年,因机场发电厂供电量难以满足路桥镇各类用电需要,从海门电厂调来200马力柴油
机和120千瓦发电机组,路桥电厂恢复发电。1962年,海门电厂开始向路桥镇供电。1963年4月,
黄岩电厂亦向路桥镇供电。1964 年 7 月,路桥电厂改为路桥供电所,原有发电设施陆续停用或
调出。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