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47
第十编 环境保护 ■
等因素有关。由于路桥区地处平原地带,整个河网受到严重污染,地表水淋浴冲淡时间短,地表
水水质很差,加上多年大量开采地下水,现在整个路桥区平原地带地下水水质都受到地表水的污
染,多个项目都超标,水质状况都比较差。
表10-5 2004年路桥区地下水水质情况抽查
站 点 所在乡镇 水质类型 超标项目
新 桥 新桥镇 Ⅴ类 固形物、氯化物、氟、氨氮、铁、砷
后洋洪 路北街道 Ⅴ类 亚硝酸盐、氯化物、氟、氨氮
浦南水厂 蓬街镇 Ⅴ类 氯化物、化学需氧量
长浦水厂 路南街道 Ⅴ类 细菌总数、高锰酸盐指数
金 清 金清镇 Ⅴ类 pH值、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第五节 声环境质量
1990年,临海、椒江、黄岩、仙居全面普测噪声。区域环境噪声按每一城镇分成等距的网格,
每一网格中心为一测点,每一测点白天测一次,每20分钟或读取200个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区
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黄岩与椒江近似,1990年比1986年高3.20分贝。
路桥区环境监测站 1997 年开始进行城区环境噪声的例行监测,设交通噪声测点 20 个,区域
噪声测点35个,每年一测。1998年,增设功能区定点噪声监测点2个。2001年对站位进行优化,
同时将交通噪声测点增至43个,2009年又将定点噪声改为每季度监测一次。
从历年监测结果看出:生活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是影响城市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2004年之
前,交通噪声呈波动状况。2004年至今,交通噪声呈逐渐下降、上升、下降曲线波动,2012年达到
峰值后又开始明显下降;区域环境噪声以2003年为最高点,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近期区域声
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类混合功能区噪声从1998年至2002年变化不大,之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到
2006年达到最高值,之后明显下降,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呈波动状况。总体上看,路桥区声环境质
量有所改善。
表10-6 1997~2009年各类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
单位:分贝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分 类
交通噪声 71.4 77.0 68.9 72.6 71.9 66.8 69.3 75.0 74.8 73.7 68.9 69.5 69.0
区域环境噪声 53.1 54.9 54.9 58.3 58.1 56.8 58.3 57.1 57.2 56.2 56.0 54.6 54.2
功能区 兴发水产 / 75.4 72.1 72.9 74.5 76.9 71.2 71.2 73.0 67.8 67.8 69.5 71.3
定点噪
声 镇中路 / 65.6 63.1 63.7 63.2 62.6 65.4 68.3 69.4 73.0 67.5 59.9 56.6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