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51
第十编 环境保护 ■
源替代,并严格控制非电用煤量的增加。“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推进“煤改
气”“煤改电”工作,逐步淘汰小锅炉。
2010 年至 2014 年,路桥区推进清洁空气行动,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提升,空气污染指数(API
100 点)天数从 2010 年的 349 天下降至 2014 年的 290 天。2013 年开始,路桥区在全国首批推出
PM2.5因子监测,并发布AQI指数,2013年路桥区AQI优良率达70.6%,2014年提升至80.6%。大力
开展工业企业废气治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油气回收治理和机动尾气排气管理、逐步开
展挥发性有机物和烟粉尘治理。
第三节 噪声治理
随着建成区面积扩大和布局的变化,路桥区适时调整和扩大“双禁”范围,“禁鸣”区禁止使用
高音、怪音和鸣喇叭,禁止拖拉机在噪声达标区内行驶。同时加强对道路路面的设计和保养,强
化对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以及道路绿化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对于社会生活源噪声,环保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加强对娱乐场所、餐饮业等第三
产业的布局调整和噪声监管,禁止商贸单位在商业活动中使用高音设备,在噪声达标区内的学
校、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大功率喇叭。
对于建筑施工噪声,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均实行申报制度,督促施工单位使用低噪施工方法和
器具,加大违法处理力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在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高噪声强振动的施工
机械。
第四节 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整治
路桥建区前后,区域内化工、印染、电镀、制革、造纸、冶炼、轮窑等行业环境基础设施简易落
后,企业三废处理设施不完善,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和运转失灵情况,直排、偷排现象比较严重。
1996年10月,根据《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的通知》精神,路桥区开展对全区乡镇
工业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和“一控双达标”工作。调查企业数为7365家,占全区总数的37.4%。基
本摸清全区范围内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染源,完成《路桥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
这年,路桥长浦制革皮件厂、路桥上马制革厂被强制关闭和取缔,路桥皮革厂和石曲皮革厂
实现转产。至1998年底,完成8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关停台州化工助剂厂,未被淘汰而存在下
来的企业基本具有处理设施,三废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1999年,在对全区污染源展开详细调查
的基础上,拟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抓住全区85家重点污染企业,全年共报批下达3批限期治
理任务。到年底止,完成20多家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企业限期治理任务。至2000年“一控双达标”
工作结束,全区 37 家重点污染企业中关闭省控污染源 1 家,市控污染源 1 家,停产市控污染源 4
家,区控污染源4家,限期治理27家。2000年后,区产业结构有较大调整,出现大批未经环保许可
或未采纳环保建议进行三同时建设的污染项目。2001年,开展“一控双达标回头看”环境执法行
动,建立重点企业污染网络自动监测系统。
2002年6~9月,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工作。着重抓印染行业“再达标”活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