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90
台州市路桥区志
户亦养一两头牛;奶牛和兔等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鸭有群养习惯,鸡、鹅为各农户作
家庭副业分散饲养,传统上境内蛋品有余。80年代后出现一大批养猪、养奶牛、养鸡鸭的专业户,
畜牧业生产由小农经营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转变。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
猪 猪 1995年,路桥区生猪饲养量13.53万头,“九五”期间年均饲养12.87万头,“十五”期间年
均饲养12.38万头;“十一五”期间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年均饲养量降至11.41万头。“十二五”期
间生猪饲养量继续下降,年均饲养量降至 10.24 万头。至 2014 年路桥区生猪饲养量降至
69000头。
牛
耕牛 20 世纪以前养牛用于耕田、车水和油坊碾料等役用。1935 年,黄岩县饲养耕牛 2 万
耕
头,其中黄牛1.8万头、水牛2000头。1949年黄岩县饲养耕牛24281头,境内饲养量为4128头,占
全县的17%。1957年,境内耕牛发展至5508头,1960年6000头。其时为养牛业的盛期,春耕时境
内历来有向西乡、沙埠养牛户租牛的习惯,牛租大部分以谷代银,每头牛租在1石至2石之间。新
中国成立前至初期,耕牛市场交易很昌盛,境内横街牛场为全县最大牛市场,年交易量为6000头
左右。70 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畜力耕作退居从属地位,耕牛饲养量直线下滑。
1994年末,全区存栏黄牛199头,2004年末存栏量只有100头。
奶牛
奶 牛 20 世纪 60 年代引进奶公牛,只是为杂交本地黄牛以役奶兼用型为目的。1980 年开
始,黄岩县农行低息贷款给农户扶持发展奶牛200头,至1983年全县发展至1500头。1994年末,
路桥区存栏奶牛98头。“九五”期间年均存栏量252头,年产牛奶426吨。“十五”期间路桥区平均年
末存栏量 774 头,年产牛奶 1964 吨。由于没有大的奶制品加工企业,主要以鲜销为主,经常销路
不畅,效益不高,奶牛饲养业下滑,“十一五”期间平均年末存栏量544头,年产牛奶1677吨;2011
年至2014年,平均年末存栏量180头,年产牛奶671吨。
兔
兔 1949 年黄岩县有家兔 3300 只。1966 年兔毛需求旺盛,养兔达到第一次高峰,境内年末
存栏量1.34万只,占全县的11%。1967年兔毛价格大跌,大量毛兔被宰杀。1978年后,鼓励农民
养兔致富,出现养兔业发展势头,1980年境内存栏量2624只,兔毛收购量400公斤。1985年,境内
年末存栏量猛增到26459只,兔毛收购量17640公斤,出现第二次饲养高峰。后因兔毛价格下跌,
养兔业渐衰,出现杀兔风潮。1989 年末存栏量 1473 只,比 1985 年下降 91.6%。1997 年和 1998 年
路桥区存栏量 2000~3000 只,2002 年末存栏
量达 12160 只。2003~2004 年,跌落至千只
左右。2005 年开始趋于稳定,年末基本保持
在12000只左右。
羊 过去境内民众没有吃羊肉的习惯,
羊
仅作红事送礼之用,故历来饲养量不大。“九
五”期间,路桥区年末存栏在 300 只以上。“十
五”期间年均存栏 1476 只,为养羊业的高峰
期。2002 年山羊规模养殖户 9 户,存栏 1820 黄琅海岛散放牛群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