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4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94
台州市路桥区志
性传染病有炭疽病、牛气肿疽、破伤风、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腹肺炎、巴氏杆菌病、放线虫病、坏
死杆菌病。寄生虫病有牛焦虫病、伊氏锥虫病、牛肝片吸虫病、牛网尾线虫病等22种寄生虫。
羊
疫
病
羊疫病 传染性疫病有羊痘、布氏杆菌病、羊炭疽病,以及羊肝片吸虫病、羊疥癣等寄生虫27
种。因羊的饲养量少,形不成流行蔓延趋势。
兔疫病 有兔瘟、兔球虫病、疥癣病等。
兔疫病
禽类疫病
禽 类 疫 病 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炎、禽霍乱、鸡白痢、鸡痘、鸭瘟、雏鸭病毒
性肝炎,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鸡副伤寒、鸡
葡萄球菌病、球虫病、鸡组织滴虫病、鸡蛔虫病、鸭绦虫病、鸭日本全冠吸虫病等。20世纪80年代
中后期,家禽疫病严重发生,鸡新城疫、禽霍乱、鸭瘟、鸡马立克氏病、法氏炎、鸡痘、鸡传染性支气
管炎和喉气管炎等交替发生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畜禽防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积极开展防疫注射;
加强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和调运检疫;加强消毒和改善栏舍环境卫生。
1980年,制订疫情报告和疫苗管理制度,使防治工作有制度可依。1982年,提高防疫注射密
度,以后防注密度都在98%以上。
1985年,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6年,进一步完善“四定责任制”,全面
实行《防疫包干岗位责任制》。
随着免费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各种牲畜的疫苗免疫率逐年提高。2006年开始,猪口蹄疫、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和牛羊口蹄疫等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率常年保持100%。鸡新城
疫、鸭瘟、猪伪狂犬等疫苗免疫率逐渐提高。主要畜禽疫病发病数和发病率显著降低。
2007年以后,启动动物防疫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区政府印发《关于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
具体责任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度。同时,完善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
2008年,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力度,增加猪瘟、蓝耳病疫苗免疫抗体效果检测。
2009年开始,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专家小组和应急处理机构,密切部门之
间的配合,按照职责构筑严密防线。至2014年,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
重大动物疫情。
猪 疫 病 防 治 新中国成立初,猪丹毒严重流行,死猪很多,使用猪丹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极
猪疫病防治
大地降低发病率。1954 年全面推广猪丹毒疫苗、猪瘟结晶紫疫苗、猪肺疫疫苗三种疫苗注射
防疫。
1955年,建立以农村春秋两季防注和仔猪交易市场补针相结合的生猪免疫程序和防疫制度,
并实行对牲畜交易和生猪收购的检验。
1956年开始试用猪瘟兔化弱毒湿苗,猪瘟基本得到控制。1961年,省实行统一供应兔化猪瘟
冻干疫苗防注,形成每年必防的制度。1963年,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大疫病的防注密度达80%
以上。
70年代前期,开始自行研制猪传染性水疱病疫苗,并开始使用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联疫
苗。1974年后,对疫区、疫点的栏舍用2%的粗制苛性钠化学药物消毒。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