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5
第一编 政 区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设立县级区前
1950年1月,浪矶山(琅玑山)等岛屿解放,建政为黄琅乡,即以原温岭县必胜乡所属的浪矶山
岛南半部、白沙山、黄礁、白果山、道士冠等岛屿和原黄岩县琅玑山乡所属的浪矶山岛北半部、三
山头、东廊、西廊等岛屿合并而成。11月,新成立的新桥区由路桥区东南一部分和金横区西一部
分组成(辖原路桥区的新桥、峰江、安溶、保全4乡和原金横区的安宝、下梁2乡),金清区由金横区
的启明、镇山、联同、金清组成。
1951年8月,桐屿从路桥区划出设区,辖11个乡;路桥镇并入路桥区。至此,桐屿区辖有石曲
乡、下马乡(从石曲乡分出)、马铺乡、路西乡、路东乡、民主乡(原竞存乡)、共和乡(原竞马乡)、桐
屿乡(原圣屿乡)、联洋乡、下岭乡、南山乡(上3乡均螺洋地)。长浦乡从灵济乡分出,仍属洪家区
(1956 年后长浦乡划入路桥区)。新桥区辖有新桥乡、新民乡、平桥乡、中庄乡(原启明乡)、峰江
乡、安溶乡、清陶乡、洪湖乡、保全乡、横街乡、洋屿乡、上林乡(上3乡从安宝乡分出)、下梁乡、沙岙
乡(从下梁乡分出)、卷桥乡(从下梁乡分出)。金清区下辖 金清镇、启明乡、浦北乡(从启明乡分
出)、蓬街乡、鲍浦乡、镇海乡(镇山乡一分为三)、百步乡、浦南乡(同仁乡一分为二)、新市乡、双关
乡(同正乡一分为二,部分并入镇海)、分水乡、上塘乡、腰塘乡、五丰乡(温岭县必胜乡 4 个村划
入)、黄琅乡、白果乡。
1956年3月,乡(镇)人民政府改为乡(镇)人民委员会。
1956年合作化,3月开始区乡调整,6月完成。乡(镇)村制改为乡(镇)社(高级社)制,全县合
并为 57 大乡。境域内有:路桥镇、桐屿乡(民主、共和 2 乡并入)、马铺乡(路东乡、路西乡部分并
入)、石曲乡(下马乡并入,路东乡部分并入)、螺洋乡(下岭、南山2乡并入)、长浦乡(灵济乡部分并
入),以上属路桥区;新桥乡(新民、平桥 2 乡大部分并入)、横街乡(洋屿、上林 2 乡并入)、峰江乡
(安溶乡并入)、洪湖乡(清陶、保全、洪湖3乡合并)、下梁乡(沙岙、卷桥2乡并入),以上属原新桥
区;金清镇、浦北乡(启明乡并入)、蓬街乡(鲍浦乡和镇海乡六七个村并入)、百步乡(浦南乡并
入)、新市乡(镇海、双关2乡部分并入)、分水乡(上塘乡和双关乡6村并入)、腰塘乡(五丰乡和双
关乡8村并入)、黄琅乡(白果乡并入),以上属金清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30日,境域内有路桥人民公社(桐屿区与路桥镇合并,辖7个大
队:路桥、桐屿、螺洋、马铺、石曲、长浦、兆桥——后两大队从洪家划入)、新桥人民公社(原新桥
区,辖新桥、峰江、洪湖、横街、下梁5大队)、金清人民公社(原金清区,辖金清、浦北、百步、蓬街、新
市、分水、腰塘、黄琅8大队)。
1959年4月,将生产大队(大)改为管理区,路桥人民公社辖8个管理区(含从桐屿大队分出建
立的民主、共和2个管理区),新桥人民公社辖5个管理区,金清人民公社辖8个管理区。8月,兆桥
划归洪家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7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9月至10月,改以区设置人民公社为以管理区(原先的乡)设
置人民公社,路桥人民公社、新桥人民公社、金清人民公社筹建县属区:路桥区、新桥区、金清区。
路桥镇直属于县。灵济从长浦管理区中划出,另建公社,归洪家区管辖;境域内增设清陶、保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