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9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59
第三十五编 诗文 著作 ■
静轩传世业,儒宗云海树风标。我来花外扶筇立,喜听书声满绮寮。”
《登枫山有感》:“枫山东走势蜿蜒,海月江风入暮天。剩有孱王传逸史,几经名士结吟缘。洞
中蝙蝠多栖壁,峡口蟠螭欲喷泉。太息沧桑真一瞬,后人谁念郓喧田。”(自注:沿江涂地教堂占筑
廿年,同人议筹款收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杨晨创办越东公司,开创台州航运事业。)
《湖墅》:“扁舟散发欲何之,早向烟波理钓丝。一曲鉴湖双桨卧,四明狂客几人知。桃花浪暖
鱼初上,芦苇霜清蟹共持。拟傍水仙祠结屋,棹歌归趁夕阳时。”
鉴洋湖离路桥镇十多华里,是路桥河流的水源之一。杨晨辞官回乡后,得知鉴洋湖经常为
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杨晨与龙涛、南舜谱等一道主持围湖筑堤。经过一年多施工,湖堤
建成,蓄水千亩,灌溉农田,变害为利。之后,杨晨又出资买来首批桑苗,栽在湖堤上,供农民免费
采摘。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桑养蚕水平,杨晨又在湖边建立蚕桑学校,贫苦农民子弟免费入学。
杨晨晚年在上湖湖心建造了一幢精致的西式小洋房别墅,取名为“寄傲轩”,亦称“湖墅”,四
周遍植花木,南侧还建有一玲珑剔透的凉亭,称“湖心亭”。由杨晨、南舜谱组建的“寄傲轩”文人
团体——“九老会”。每逢农历三月三,会员聚集于此,吟诗作赋,编纂成册。
李嘉瑛(女,杨晨继配)
《春闺别意》:“春柳依依绿似烟,深闺攀折最可怜。忧思恰共潮生落,别恨长同月缺圆。树密
重遮乡国杳,山高似与暮云连。莺啼燕语浑无赖,辜负韶光又一年。”
(清末民初)蔡燕綦,字子绶,号申甫,石曲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
《马头山夜泊》:“一发青山是马头,晚潮初落客帆收。空江涵月静无浪,旅雁叫人时送愁。吾
辈功名成腐鼠,平生踪迹羡闲鸥。何当一洗尘中眼,高卧元龙百尺楼。”
(清末民初)蔡氏,螺洋余鸣虬妻。
《忆王孙》:“长亭古驿,一带伤心碧。却忆东风家远别,寒食行人时节。 马蹄去踏青痕,天
涯长送王孙。尽取六朝山色,斜阳一片销魂。”
(清末民初)徐正言,晓帆,松堂人,廪贡生。
《和章一山(梫)韵》:“大陆将沉曷有涯,十年遁迹寓为家。臣心素凛清于水,老眼频揩渐作
花。汉代中兴思借镜,津门转徙惯乘槎。年来太息蛮和触,时局纷纷一乱麻。”
《七十写怀》:倏忽年华到古稀,光阴迅速去如飞。青灯最爱儿时味,白发盈头事事非。”
“
(清末民初)陈謇(1864~?),白枫桥人
《赤壁怀古》:“孙刘当日共鞭狐,劫火烧残江上舻。诸葛三分非素志,老瞒一炬挫雄图。岂真
天意兴吴会,尚有人心属汉都。文物至今消散尽,空余陈迹认模糊。”
(清末民初)谢士骏(1864~1944),名大裁,字允成,号展甫,邮亭人。
《政府令下,学界一律薙辫,赋四诗以装》(选一):“今吾不与故吾同,禾黍兴嗟感故宫。累世
儒冠蒙旧泽,一朝改制懔雄风。人皆平等无高下,政主共和有始终。第一令严豚尾去,洋装任尔
学西东。”
(清末民初)管赓甫(1872~约 1932),名纶,字纪平,号赓甫。新桥人,清庠生。幼年身体虚
弱,年十八,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幽居足不出户近十年,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以自强,潜心学医,著
书立说,风寒末疾,着手回春,当地求诊者不绝。
《过崇国寺访从还师不遇闻已物化》:“古寺萧条傍晚晴,万松深处一钟鸣。清池水月空中色,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