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3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83
第三十六编 人 物 ■
提纲补订》28卷,《万山纲目》60卷等,详细见本书“文献著作”编中“著作目录”。
蔡 蔡 涛 涛 约1785~1837,原名人麟,字少海,路桥街人。幼时博学能文,兆桥西王贡生王培槐
闻其名,赠书数万卷,蔡涛熟读内典通史,为台州秀才之冠,受浙江学使阮元、刘凤诰赏识。蔡涛
秉性耿直,常说“官府以货赂苞苴为常事”,“当今之时,膏粱其口者,滑脂其中也;骨鲠其操者,抑
寒其遇者也。”清嘉庆十八年(1813),因伯兄犯事,为其诉讼,革去功名。次年五月,被诬入狱,释
后家道败落。父临终时说:“汝棱角太露,吾不见汝之有成而或挤于壑也。”道光十四年(1834),又
为诸生抱不平,被豪绅诬陷入狱,流放陕西,年已50岁。起程时,知归期无望,疾书为老母作寿文,
赋诗别妻。
万里跋涉至陕西,蔡涛草骈文数千言,详述冤情。巡抚见文辞出众,允其教书授徒为业。蓝
田知县得知,延请为幕僚。3年后病逝,葬蓝田南门外。著有《天香楼诗存》《燃藜阁诗钞》《山海经
“
汇编》《戍秦纪程集》,还为《泾阳县志》作序。后人评曰:黄岩古代诗家中,不可多得。”
年
斯
於斯年 字为端,号祜堂,路桥街河西人,精和长子。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大挑一等补
於
直隶元城知县,署开州知州,卓异候升,卒于任。著有《百祥草堂诗》,今未见。(《光绪黄岩县志》
《路桥志略》)
於松年
於 松 年 字为郯,例授卫干总,性孝友重然诺,轻财好施,有父风。孙:恒吉,知县;升吉、孚吉
皆诸生。(《光绪黄岩县志》)
於
於恒吉 号叔方。直隶县丞,治漕有功,保举署曲周怀来知县,咸丰六年(1856)曲周灾民抗
吉
恒
不输税,有司临以兵滋不服,恒吉奉檄往为请缓征蠲徭役,民乃大欢,委输络绎。(《民国黄岩县新
志稿》)
罗 宝 书 1809~1851,字舜琴,洋屿殿人。20岁与兄罗彤臣经商,贩运毡帽。见杭州、绍兴织
罗宝书
纺绸缎获利甚丰,从嵊县购土丝,学技艺,向洋屿一带妇女传授,改传统织布为织绢。七八年后,
东南一带数十里,家家织机轧轧,年产三四十万丈(约6000匹)。“殿前绢”坚润胜于纺绸,经罗存霖
销运,名列“台绢”之首。罗宝书成为富家,援例为国子生。孝母敬兄,治家甚严。一日,家人聚观
花鼓戏,见罗回家,纷纷进屋,罗斥演戏伤风败俗,手执木棍驱赶。
100多年来织绢一直是东南一带妇女主要手工业。民国中期有1万余户,1.2万余人,盛时年
产5万匹,20世纪50年代初衰落。
沈 国 才 字楚藩,生活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国子监生,黄岩百步坦头沈(今为
沈国才
下沈村)人,沈氏伤科的创始人。当时,福建姓章的拳师,伤科医术造诣较深,在家乡犯人命案,逃
匿到坦头沈,与善于结交的商人沈国才结为知己,形似保镖,实为医术教师。国才尽得伤科医技,
接肢续骨技术高明,前来求诊者门庭若市,所施药剂,大多不收报酬。其家人均学会医术,遇女病
人上门求医,则由女眷出来应诊。国才医技娴熟,且有胆略,常督乡团,以兵法训练子弟,乡民得
以安宁。
沈馨山
沈 馨 山 字芗生,国才子,生活在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尽得父传,医声益著,救治病人无数。
光绪年间,土匪活动猖獗,军士受重伤者百余人,均由馨山救治。领军杨歧珍、郡守成邦干,都赠
有匾额。遗著有《沈氏伤科秘传》(徐佩华的《小云巢医书六种》后面,附有《沈氏伤科秘传》一
卷)。馨山无后,传至族人沈理亨。(《民国黄岩县志》)
蔡捷三
蔡 捷 三 ?~1858,字启圣,路桥街后蔡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武进士,以(浙江提标右
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