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6 - 莲都区志
P. 1046
· 984 · 莲都区志
20世纪50—60年代,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有毛传书小说《新来的售货姑娘和主任》
等。出版专集有唐宗龙歌谣《畲民情歌》,民间故事集《神郎与彩姑》。
1980—1990年,出版文学专著和编著、译著有:唐宗龙长篇小说《铁弓传奇》、民间故事集
《三公主的凤冠》,徐联长篇小说《流浪女》《狼国在呼唤》,唐宗龙、叶兆雄中篇小说合集《鬼姑
释仇记》,吴广宏短篇小说集《“天使”与“野马”》。吴克裘、叶兆雄人物传记《刘基》,许旭尧古
文注释集《唐伯虎三种》,唐宗龙、袁春根合编民间故事集《龙泉水》。县文化局编印的《丽水
古代诗词选》《丽水民间故事专辑》《丽水革命斗争专辑》《括苍烽火》《丽水民俗资料》。县文
联编印的《金童玉女造莲城》。吴茴萱译埃及长篇小说《初恋岁月》(系合作)、阿尔及利亚中
篇小说《南风》等。1980—1990年,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获奖的中篇小说40多篇,短篇小
说 70 多篇,小小说 30 多篇,诗歌 150 多首,报告文学 30 多篇,散文 100 多篇,儿童文学 30 多
篇,童话、寓言120多篇,文学理论、随笔30多篇,中篇评话1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
小说:阙迪伟中篇《莽莽丛林》《好佬》,马新川中篇《云遮月》《月水》,蔡剑青短篇《红窑》。散
文:袁春根《瓯江帆影》《花神》,毛传书《求医记》《畲乡行》,叶剑平《家乡的果园》。评论有:吴
刚戟《文艺创作自由论》。
1991—2010年出版的主要文学著作有:吴刚戟散文集《括苍情缘》《万象艺文录》《漂流在
瓯江》《地方传说与风俗》;毛传书的《传书散文》《吾乡吾土》《三千里寻医记》;周智飞散文集
《流年浮影》;唐宗龙长篇小说合集《金鞭无敌》、民间故事集《吴越聊斋故事》;叶兆雄散文集
《枫叶如丹》;华富荣散文集《在河之上》;陈宗光报告文学集《壮士魂》、中短篇小說集《醒醒
湖》和《瓯江月》等。
2000年起,阙迪伟、何丽萍、陈宗光、胡晓君、马玮琳、纪江明、叶剑平、李岘闻、叶丽隽、流
泉、陶雪亮、许少君、张一成等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钟山》《浙江作家》《西湖》《福建文
学》《星火》《黄河诗报》《散文》《散文选刊》《美文》等国内有影响的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
和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节 戏 曲
综述
清乾隆九年(1744)外地新聚堂高腔班社在丽水演出。清中叶后,碧湖一带盛行处州乱
弹。同治七年(1868),峰源西坑村有处州乱弹班。光绪年间(1875—1908)碧湖上黄村有处
州乱弹林月台班。民国期间,丽水先后有项新玉班、戴玉林班、包玉台班、官文班、何新春班、
齐德武班、品玉小山班、新品玉班、均溪科班等20余个处州乱弹班社。清咸丰六年(1856)建
木偶戏章堂班,提线木偶戏渐盛。
民国17年(1928)9月,有莲城京剧科班,招30余人学唱京剧。20世纪20年代初,京剧流
行县城。民国 25 年(1936)越剧流入丽水,嵊县群英、如意、群芳、苏凤等 10 多个班社先后到
丽水演出,此后30余年越剧兴盛不衰。抗战时期,先后建立浙江同乡回乡服务团歌剧社、处
州中学抗日剧团、新生平剧研究社、处州民众教育馆剧咏社、丽水青年国剧团、印工剧社、邮
工剧社、省合作金库业余剧社、青云票社、省立联中剧团、囿山小学剧团、省儿童保育院剧团